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Stop Smoking

【龍哥部落格】
公共藝術大師林信榮融合東西方思維

陳龍禧

1992年臺灣「文化藝術獎助條例」頒佈,規定建築工程費的1%必需用於設置公共藝術品,公共藝術熱潮自此在國內持續加溫,儼然成為建築、藝術、文化界的熱門顯學;尤其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的宣導、推廣下,「設置」公共藝術成了潮流風尚,臺灣街景也不再只是水泥叢林。該辦法實施以來,能以任意媒材創作,置放或附加於公共空間的藝術品,林信榮無疑是少數表現突出,又能維持個人藝術創作強度的一位。
林信榮1963年生於南投縣鹿谷鄉。他的頭髮蓬鬆、鼻子高挺,是大部分的人對他的第一印象。眼看他離群索居,好像和人很不合群,沒想到聊開後,這個冷笑話高手,很快就會逗得旁人樂開懷;你以為做藝術創作的他熱情橫溢、不修邊幅;沒想到一談論起他有興趣的事物,也能表現出他的真知灼見。
六歲以前,林信榮一直以為世界就只有山林花草與溪流山泉,直到以後走出了鹿谷的大山,才知道原來世界是如此的多樣與不同。從事公共藝術創作多年的林信榮,專長雕塑、公共藝術、空間規劃、景觀規劃。他始終堅持個人對藝術創作強度與忠誠,在造型表現上不但融合東西方的人文思維,更將中華文化與儒道二家思想注入其中,在當今台灣藝壇屬於青壯輩的林信榮,有著相當突出且超乎同世代藝術家的表現。
十三歲開始學習素描,1987年林信榮國立藝專(現已改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科畢業,賺了一些學費後,前往法國遊學一年;爾後就讀並取得西班牙Salamanca大學藝術研究所雕塑藝術碩士學位。 於西班牙就學期間,作品《反思》因極富東方美學特色,獲得巴塞隆納Calaf市公共藝術競圖首獎;《重生》系列作品並榮獲馬德里文化中心永久典藏。
說起來實在是奇妙的緣分!當初,林信榮為了要去法國當交換學生,不但在臺灣學了一陣子的法語,到巴黎之後還繼續到語言學校學習。但是真正抵達了嚮往的國度之後,除了內容充實、琳瑯滿目的美術館和博物館之外,人人稱羨的藝術旅程竟然讓他有些不來勁。
1989年,林信榮已在法國將近一年,他一時興起,找了位馬來西亞的華僑朋友,一起搭火車到西班牙自助旅行。沒想到就在短短兩週的旅行後,甚至連語言都不通的情況下,他就此沉醉在西班牙的熱情與純樸中。1990年林信榮毅然決然轉投入西班牙的懷抱。短短三個月後就開始與西班牙人攀談,更破天荒、史無前例的在學期中註冊入學,一邊唸Salamanca大學的藝術研究所,課餘時間開著他的Alfasud在西班牙暢快的四處趴趴走,為臺灣「戶外生活雜誌」拍攝西班牙的各處景點。他說「當時每週大概開車跑三千公里,連哪一條鄉間小路的某一處小坑洞,他都一清二楚!」
林信榮認為「西班牙朋友們的熱情,和當地豐富的藝術文化內涵,閒適的生活環境,為他開啟了嶄新的視野。在西班牙第三年,他1992年創作出第一件《反省》的原形。」林信榮很高興說造形以人類頭部建構「思想」為主軸;形式上解構實體頭形、反置側臉意象,將其重新建構為思考的符號。包含儒家的「反思」論述,佛家的「自觀」,以及道家的「陰陽」、「虛實」。「因為這件作品,讓我真正了解到創作的真諦!」
令人出乎意料,林信榮表示,留學西班牙等於一切重新來過,「忘記」過去在藝專學習階段所接受的種種訓練,遠離理論基礎、忘掉純熟的雕塑技法,才是他脫胎換骨創作真正的初始。對他而言,在西班牙「放空」後,才讓他找到創作方向,真正的走入大道。
林信榮於可塑性石材的研究,可追溯至1980年代。早期,臺灣的陶藝發展主要以傳統產業為主;直到1974年「臺灣陶瓷之父」林葆家成立「陶林陶藝」教室後,培育出許多重要的陶藝家;爾後與同世代許多留學歸國的陶藝家共同為臺灣的現代陶藝開啟新的一頁。
1986年就讀雕塑科的林信榮,在學校認識了研發陶藝設備,現在以雕刻成名的何炳榮;一開始他只是為了運用陶土將自己的雕塑作品成形,因而開始接觸到臺灣正在萌芽的現代陶藝世界。畢業後,林信榮便投入何炳榮的陶藝工作室行列;一方面共同研發各式窯設備,另一方面創作在市場上大受好評、有別於傳統泥壺的新式樣茶具。
受當時臺幣升值的影響,林信榮在工作一年半所累積的一些存款,讓他決定出國深造。四年多之後,他結束了歐洲的學習歷程,回到臺灣持續從事雕塑創作。當年在陶藝創作的領域所投注的努力,無形中累積了許多相關的技術與知識;但是他並沒有意識到,這些過去一點一滴的技術與知識層面,會在他的腦海中不斷的蘊釀,逐漸發展出「可塑性石材」材質的研究,1995年才開始實驗出一系列可塑性石材的創作。
什麼是可塑性石材?林信榮介紹「石材的可塑性」系列作品原理時說,理論上土礦由岩石風化而成,石材則由地殼變動之高溫高壓而成形;逆向操作予以相同的氣氛與條件,將其返回石材。他形容「在作品的呈現上,傳統石材的運用主要於刻蝕之表現,也可以說是以「減法」的方式成形。此系列材質則提供了一個可塑空間,也就是在傳統的減法之外,另外提供了一處「加法」的運用空間。對於雕塑作品成形的過程造就更大的可能性。」
林信榮學成歸國後,1997出任中華民國雕塑學會秘書,後來接資料組組長;1998,99年都獲得國家文教基金會創作補助;2002至2004年曾經於國立在嘉義大學美術系任教,但真正的藝術家是很難受拘束的,他終於還是選擇全心投入創作。多年來投入台灣公共藝術創作領域,擅長利用現代雕塑手法融入東方思維,將雕塑之力量擴展到公共空間中。包括國防部、文化部、工研院中興院區、六甲院區,臺南藝術大學、成功大學社科院、農委會畜產試驗所、臺灣銀行新營分行,以及很多大型建築,都有林信榮巨型雕塑永久放置,堪稱國內公共藝術設置大師。
林信榮的思考模式是很跳躍的,說話更是讓與他不熟稔的朋友往往很難一下子抓到他的口條。此外,他也經常以反向思考的模式去刺激對談者的思維,或是以一些社會上的秘辛去提醒年輕的學子們;無形中似乎會讓人覺得他是一個比較負面的人。但是就在某一天,他會忽然笑著告訴你,這邊是他最喜歡的一段話。於是,一如往常的,你會發覺他還熱烈的擁抱著人群,並且從來不曾丟失過本質上那真摯、熱情的赤子之心。
林信榮從事藝術創作這麼多年,不但積極開發與挑戰運用各種媒材創作,更對傳統文化與儒、釋、道的經典,抱持不斷的探索精神。在他「時光逆流」系列的作品中,更有對於現代機械文明反思,不但加入部份的金屬媒材,同時也展現出他對物理與機械原理的鑽研成果。他特別忠告晚輩朋友「凡事想做就會」千萬不要用「我不會、我沒學過」掛在嘴邊當藉口,人要有創造未來的勇氣。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