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Stop Smoking

【粵劇社】
粵劇事物拾錦

甘子

最近看了一篇資料很有意思,與大家分享。
大家都知道舞臺上一桌兩椅能生出無窮變幻,是公堂是宮殿也是山水。而提琴吉他,也曾用進粵劇音樂,粵劇的「洋氣」程度或許會讓你驚訝。說起粵劇,現在人們或仍能哼唱一二,卻很難說自己愛看粵劇、聽懂粵劇。粵劇之美是什麽?服裝除了華美還要講究什麽?粵劇的趣味在哪裏?你可知台上演員台下樂師曾以手勢溝通?
粵劇中有多個流派唱腔,比如廣州人熟悉紅線女的「紅腔」、馬師曾的「馬腔」,還有「薛馬白廖桂」五大名腔。是一個小販啓發馬師曾創「乞兒腔」。其中最膾炙人口的故事「我姓余,我個老豆又系姓余……」這段500多字的「有序中板」,馬師曾唱來跌宕有致、揮灑自如,揭示了義乞余俠魂正直善良、好抱打不平、仗義助人的性格。特殊的唱腔令觀衆為之雀躍。
馬師曾深諳戲曲必要通俗化、大衆化,讓聽衆聽得明白、聽得過癮的訣竅。在演出《苦馮英》前,他就苦思冥想要創造適合余俠魂性格、氣質的「乞兒腔」。有一天,他聽到檸檬小販叫賣聲很有味道,於是領悟到:小販叫賣的語言通俗易懂,聲音長短高低富於變化,讓男女老少都記得牢。他還吸納了大量廣州話、俚語入曲,創造出滑稽、跳躍、別具一格的「乞兒腔」。
這些獨特的唱腔在粵劇歷史上異彩紛呈、爭奇鬥艷,獲得觀衆認可並廣為傳播,也獲得了自己的「追隨者」。蘇春梅便是深得紅線女真傳的「追隨者」。她說「一開始是逐字逐句地模仿紅老師的唱法,後來對翠蓮這個角色有了自己的理解,就開始創作,把前人藝術精華化為自己的東西。」演出後,蘇春梅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說,在粵劇中人物的情緒、性格也需要通過唱腔技巧表達。練習唱腔技巧只能多唱,熟能生巧,巧能成精。從藝30年,她幾乎每天都在家跑一個小時的圓台,一邊唱一邊跑,練抬腿功時也唱,練得喘氣時自然氣就沉在丹田了。演員不練功很容易退步,唱功也是。
衣箱
「存叔,我上臺第一件衣服穿哪件比較好?」在《搜書院》開場前,扮演書生張逸民的文武小生陳振江匆匆來到服裝部,向「衣箱叔父」袁存請教該穿湖水藍還是紫藍長衫。「紫藍沉穩,湖水藍青春,湖水藍吧,後面的戲要穿更深的顔色。」存叔根據角色需要答道。
粵劇戲班把置放戲服的木箱稱為「衣箱」,而保管戲服的部門崗位也用「衣箱」去命名,將管理戲服和負責幫演員穿著戲服的人員亦叫「衣箱伯父」或「衣箱叔父」。如今,「衣箱叔父」袁存也參與負責設計粵劇戲服。
袁存說由於粵劇演員在臺上會出很多汗,所以演員首先要穿一件全棉的、能吸水的水衣,以保護造價昂貴的漂亮戲服。在粵劇藝術博物館記者還看到一件「竹水衣」,由磨細的竹片抽絲編製而成,既涼快又能隔絕汗水。
戲服之所以昂貴,除了它上面精細的廣繡工藝,也與材料有關。袁存說紅豆粵劇團的戲服幾乎都是真絲,連轎夫也穿真絲。因為真絲上舞臺‘吸光’,燈光打下去,不會反光。如果穿雪紡,看著漂亮,上了舞臺燈光一打就會反光了。而且真絲戲服即使穿很久,上臺打燈,效果跟新的一樣。燈光和舞美是我們服裝設計的靈魂,必須要相互配合,服裝設計才會漂亮。
符合人物形象,寧穿破勿穿錯
在粵劇藝術博物館的服裝展區,有四件密密麻麻地釘著彩色珠片的戲服吸引了參觀者的眼光。在燈光的照耀下,珠片閃閃發亮,武生大靠的靠旗也閃耀著金光。珠片(也稱膠片)服裝一是為了突出演員,二是為了在昏暗的場合下比如在鄉間演出時,用珠片反射光芒,讓舞臺效果更突出。上世紀30年代,粵劇戲班競爭激烈,華麗新奇成了吸引觀衆的手段。藝人之間爭妍鬥麗,一度流行珠簡裝、膠片裝,把幾十斤重的金屬片釘在袍甲上創作效果。
在佛山的一個粵劇博物館裏,有一件「燈泡裝」,除了釘繡著密密麻麻的珠片,還嵌了很多電燈泡。聞說紅線女不喜歡這類戲服,因為它很重,穿上後演員施展不開,還會搶光演員鋒頭,觀衆將目光投注在戲服上,便會忽略演員的唱唸做打、手眼身法步。到了上世紀50年代,這些過於追求華麗的服飾漸漸在舞臺上消失。
粵劇戲服還有一個講究,就是「寧穿破,勿穿錯」。粵劇的美不是追求「靚」,而是要符合角色、人物、形象、行當、劇情,賞心悅目而不是譁眾取寵。
粵劇戲服是以明服裝為基礎,觀衆看到戲服,就能區分誰是文官誰是武將。有的業餘發燒友,過於追求美忽略角色行當要求,穿著大靠做文官的戲,真可笑!演員不可以穿錯,演員要對自己的戲講究,要當自己是一回事。
音樂
小提琴被引進為「頭架」,演員樂師用「手影」交流。粵劇音樂包含兩大部分,一是人聲演唱,二是器樂伴奏。在粵劇藝術博物館的音樂展區,有兩件令人驚訝的展品:一件是有近百年歷史、西德製造、用於粵劇伴奏的小提琴;另一樣是26個「手影」姿勢,演員在臺上通過手指或手掌做出的不同動作暗示「棚面師傅」(樂隊樂手)需要的鑼鼓或梆黃曲牌。
粵劇所用樂器,初期只有高胡、二弦、揚琴、喉管、卜魚(板)、沙鼓、雙皮鼓、大鈸、文鑼、高邊鑼等民族樂器。20世紀20年代初30年代末,粵劇引進了小提琴、薩克斯管(戲行稱「色士風」)、吉他等西洋樂器,其中小提琴更被戲班引進為「頭架」(即領奏樂器)。
由於西風漸進,有段時間粵劇臺上甚至一件民族樂器也沒有。香港粵劇演員梁漢威曾分享一個故事:薛馬爭雄期間,雙方各出奇謀,馬師曾曾有一劇完全沒有鑼鼓,只用爵士樂。「找了一個人吹色士風,從頭吹到尾,結果沒有人看,慘敗。他終於明白鑼鼓對戲曲的重要性。」
時至今天,粵劇音樂中仍有少量西洋樂器,如《搜書院》的「棚面師傅」中的一位就是大提琴手。香港粵劇演員阮兆輝表示,由於民族樂器中低音樂器不多,大提琴與大阮和革胡配合,為粵劇音樂的低音部分增添了色彩。
至於「手影」,則幾乎在今天的粵劇舞臺上消失了。粵劇劇本最早的形態是「提綱戲」,沒有完整劇本、甚至上臺前都沒有經過排練,演員和樂手上臺就能演能伴奏,靠的就是默契和「手影」。不過,現在的粵劇表演多是嚴謹地按照劇本、導演指導來演繹。在學者看來,這有利有弊,其實即興、‘爆肚’也是粵劇很大的魅力。
根據阮兆輝回憶,馬師曾是一個讀了很多書、靈活而且有腦筋的人。在做戲方面他可謂完全掌握觀衆,連「棚面師傅」也怕了他,要金睛火眼地看著他做戲。有時他會忽然「爆肚」,因為他看到觀衆在台下差點兒睡著了,便另起一段曲喚醒他們。
佈景畫使用西洋風景畫 舞美機關曾令人嘆為觀止
一桌兩椅,就能幻化出「江湖河海」;走一圈圓台,已過「千山萬水」。粵劇之美 ,與京劇、崑曲等傳統戲劇一樣,在於其抽象和高度凝練的表現方式。傳統粵劇一般採用一桌兩椅的舞臺裝置,沒有佈景,即使有,也僅僅是一塊簡單的、帶有刺繡的布幕。
隨著時間推移,粵劇的布幕變成了佈景畫,這些佈景畫 不是傳統國畫,而是使用西洋定點透視法畫成、帶有立體感的、風景畫。由於廣東得海洋風氣之先,留洋取經者眾,廣東舞美機關佈景那時候在全國首屈一指。
粵劇的舞臺裝置藝術,與粵劇服裝經歷了相似發展歷程,在追求「華美」「新奇」的過程中一度失去了抽象美與具象美的平衡。值得欣賞的是,當時粵劇舞美師吸納新科技時的勇氣,這種對藝術形式的創新,至今仍在粵劇的靈魂中。
(以上資料參考粵劇大辭典)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