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Stop Smoking

【粵劇社】
從廣東「精神音樂」看粵樂的開放性與獨創性

甘子

(續上期)
轉載 鍾哲平 2017年11月12日在廣州大學的演講
在上面提到的《音樂人類學視野的粵樂傳統》學者沙龍中,上海音樂學院蕭梅教授精辟地指出,粵樂有着「內生的現代性」。她說:「廣東音樂的輕音樂性,是藝人、樂師自發的選擇。廣東音樂往往被認為輕音樂比較多,鳥語花香比較多。其實這恰好是中國人一種特殊的對生存方式的思考。這是一種存在感,和最廣大老百姓連在一起。音樂的深刻並不是標題決定的。如果我們可以從鳥語花香中體會人和自然最高的和諧,這何嘗不是一種美好的境界。傳統音樂是我們血液裏的東西,今天我感受很深。廣東音樂的樂師,對這些音樂發展的傳統,有這麽高的積極性。他們對自己的音樂發自內心地熱愛。 ‘硬弓組合’、 ‘軟弓組合’、 ‘精神音樂’的展示,讓我思考輕音樂背后的現代性問題。以往我們說現代性,都說是外來的現代性。而廣東音樂的輕音樂,卻能使外來的樂器本土化。他為什麽會去做這種選擇,他的選擇跟時代、審美趣味有什麽關係? ‘精神音樂’有一定商業化特徵,但在發展過程中,還是有很多廣東音樂的東西沉澱在裏面。我們在思考現代性的時候,常常覺得是受到外來影響,是 ‘外在’强加給你的。但廣東音樂的這種本土化,恰好說明了一種內生的現代性。只有抓住這種內生的現代性,我們才能詮釋中國音樂歷史的發展變化,而不是僅僅看成是全球化的結果。 」
黎田、黄家齊的《粵樂》,也很好地詮釋了外來文化在廣東音樂中「入俗而化」的價值。「粵樂文化性質中的開放性,實際上就是主動的 ‘引進’吸收,間中也參雜一定量的被動的 ‘輸入’,或者說是被外來一些文化所 ‘滲透’。但粵樂文化也與嶺南整體的文化一樣,素來對於外來文化,皆抱着開放的態勢,以我為主地從中選擇和眾所認同為有益可用的東西,吸收、兼融,使其入俗而化,這個 ‘入俗而化’的粵化過程,也就成了粵樂文化對外來文化的滲透過程,這種以我為主地以滲透的改造方式兼融,使一些認為可取,可改造的外來文化通過了滲透式的改造,使其從量變至質變,這是粵樂吸收外來滲透而入的東西所采取的態度,以其滲透還治滲透,如粵人說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種現象在粵樂中便不罕見,而是在粵樂的形成與發展中較多出現,這是粵樂文化滲透性的表現。」
這些論點也許有點深奥,我們不妨擧個簡單的例子。就像我去超市買牛肉,看見一塊很好的澳洲牛扒,但不太想做西餐,於是我買了一點番禺本地的子薑,把牛扒切粒,做了一碟番禺子薑炒澳洲牛扒,十分美味。這就是我們的開放性和獨創性。
言歸正傳,「精神音樂」短命的原因,在於缺乏傳統的根基,以及意識形態的制約。
今天我們以文化視野回顧曇花一現的「精神音樂」,可以窺見在朝代更迭的大背景中,音樂與時代的關係、音樂與地域文化的關係。作為一個標本,作為粵樂的開放性與獨創性的見證,「精神音樂」不應被徹底遺忘。
———————————————————
京劇演員王珮瑜:
王珮瑜(1978-)的身上有多種稱呼:余(叔岩)派第四代傳人、「當今坤生(女老生)第一人」、「梨園小冬皇」等等,但「京劇院演員王珮瑜」卻是她無論走到哪裏都會用作開場的標準模式。
王珮瑜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探索用各種創新的方式讓京劇走近年輕人:進校園將公開課,做直播,結合流行音樂,跨界當代藝術……她曾經說過一句廣為流傳的話:「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喜歡京劇的,一種是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京劇的,我做的就是告訴大家京劇美好在哪裏。」
日前,在《傳承中國》開播發布會現場,擔任「傳承社」老板的王珮瑜依然不遺餘力地宣傳:「京劇有太多值得玩味、值得被挖掘、被反復琢磨,甚至重新發現的部分。」
《傳承中國》是一檔展現國粹京劇源流與博大精深,用最真實的方式呈現京劇學習的樂趣和挑戰的節目。王珮瑜通過邀請明星朋友到節目中擔任「明星班主」來學習京劇從而助力京劇傳承。可以說,這是一檔非常適合王珮瑜展現所唱並樂於參與的節目,她說:「《傳承中國》是圍繞京劇展開的,跟我之前參加的綜藝節目不太一樣。京劇是我的本行,節目又是在於電視藝術結合後展開的京劇藝術傳播,對我個人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參與。」
節目中,多位明星嘉賓為了學習京劇不斷挑戰生理和心理極限,甚至實力上演各種絕招:曹雲金「抱大腿」、瞿颖「拜倒認錯」,而這當中最讓王珮瑜感到震撼的卻是劉曉慶的堅持扮「丑」。她說:「曉慶老師在她自己的領域裏已經非常成功了,但她依然願意為了和我們一起來傳播和傳承京劇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非常值得尊敬。」
說到大呼崩潰的原因,王珮瑜坦言是因為個性十足的劉曉慶沒有聽取她的專業意見,而是堅持選擇了罕見的「女彩旦」角色,「之前我們給她設定的是旦角,沒想到她學了一段時間後對彩旦產生了興趣,在我們這個行業從來沒有女性角色可以去演彩旦,反正據我知道是沒有,因為這個是丑行,她突然說要挑戰這樣一個角色,我就很崩潰。」
正如同近年來文化節目的大熱,京劇藝術也正在綻放出勃勃生機,她說:「我想告訴今天的觀衆,京劇是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它有生命力且歷久彌新。京劇不僅屬於上一個時代,屬於今天更屬於未來,所以我想借參加這個節目的過程,告訴新老觀衆粉絲,京劇有生命力,京劇藝術其實很好玩。」
王珮瑜始終堅持用自己的方式推廣京劇、傳承經典,她參加不同的綜藝節目頻繁露臉,身體力行地讓更多的年輕觀衆認識京劇了解京劇。在她看來,就應該想辦法借由各種各樣的電視的手法、鏡頭的藝術,把京劇的「好玩意」拆開了扳碎了,重新組裝,以呈現出觀衆沒有看到過的有趣的東西。
王珮瑜不僅僅着眼於現在,她認為展現京劇的生命力更應該將眼光放在未來,她說:「現在傳統藝術正強勢回歸,在當下,看京劇其實是個時髦的事,追京劇明星也是個時髦的事。這才是今天這個時代需要的,而我們所做的則是在這個時代需要的同時提供匹配的內容。」 (轉載新華網記者 張淳)
甘子說:「現在傳統藝術到處興旺,不但京劇,就是廣東的粵劇,以至所有的劇種都在興盛起來。戲曲,現在幾乎人人都能唱上幾句,更有能演上幾段折子戲的戲迷。戲曲,是現代興旺的藝術,時髦的玩意兒。你若不會,就是落伍,跟不上潮流了。」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