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社】
|
幼年時,父母工作都忙,我們家的吃飯問題常在單位食堂解決。在家吃的話,由於物質不豐富,留存在我腦海中的「美食」並不多,但不知為何,我總是記得那時吃過的醬油拌飯,簡簡單單,卻彷彿有神奇的化學反應,每每讓我食指大動,倘若再拌上一丁點兒豬油在裡面,在當時年幼的我看來,無疑就是人間至香的味道了。
上學後,條件好了許多,餐桌上的菜餚也漸漸豐富了。但也許我已經習慣了簡單的餐食,最喜歡的,並不是豬、牛、羊這些“大肉硬菜”,而是魚。父親經常燒魚,我每次都能吃得乾乾淨淨 ,而且好像從來都沒有被魚刺卡過喉嚨。我還特別愛吃冬季時的「魚凍」——這並非什麼高檔食物,其實就是紅燒魚的汁水隔夜後,由於氣候寒冷,凝結而成,其狀如凝脂,又因為色澤,看上去就像一塊墨玉。我總是用筷子搛起一小塊,徑直送進嘴裡,輕輕吮吸,但又不待其完全融化,就 讓它慢慢滑進喉管,這過程總能帶給我很多享受。
父親也擅長做米酒(我們稱之為「醪糟」)。蒸好糯米,放上酒麯,把厚厚的棉被包裹在容器 外面,等上一段時日,就大功告成了。剛掀開棉被,就能聞到那股淡淡的清香,再揭開蓋子,更 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小城漫長寒冷的冬季,因為有醪糟湯圓、醪糟雞蛋的念想,也變得不那麼 難捱了。現在想起來,我對糯米的愛,或許就源自於那一碗我百吃不厭的醪糟吧!
除了「魚凍」、米酒,難以忘懷的,還有外婆灌的香腸、包的粽子。灌香腸總是在「北風那個吹」 的日子。那段時間,外婆會買來肥瘦相間的豬肉,剁碎、調味,用筷子頭把拌好的肉餡料使勁往薄薄的腸衣裡戳,每隔一段,緊緊地綁一個結,然後,掛到院子裡,或窗子外,經過風吹日曬,等它們完全乾透了,用報紙包好,儲存起來。這以後,直至來年又灌香腸之前,外婆時不時地會切一段下來,蒸熱,再打斜切成薄片,裝滿一碟,端上桌。單看那紅潤油亮的光澤,就讓人食欲大開,用它來下飯,簡直完美!那味道,遠不是現在大批量生產的貨色可比的。
外婆包的紅棗粽子,也常出現在我的夢中。剝開那小巧可愛的三角形粽子,糯米特有的清香撲鼻而來,我常常不等它冷卻到一定的溫度,就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去,任甜香軟糯充盈整個口腔,吃到紅棗時,更品味那甜蜜的幸福。只可惜,小時候光顧著吃,從來沒想過跟著外婆學手藝,雖然長大後,我也學會了包粽子,但自己包出來的,是碩大的龍船粽,那玲瓏精緻的三角粽,一直沒學會,只能留存在記憶深處。
當然,作為孩童,最盼望的,還是春節期間,那滿滿的一桌子佳餚。母親的兄弟姊妹多,每到春節,各家各戶輪流做東,今天你家、明天我家、後天他家......兄弟姐妹家吃遍了,年,也就過完了。輪到我們家時,父母總會提前擬好菜單,按需購買食材,請客的當天,一大早就開始忙活,蒸、煮、炸、炒,不亦樂乎,廚房裡熱氣騰騰,我們兩姊妹也歡天喜地,趁父母不注意,時不時偷拿一些剛出鍋的東西,迅速地塞進嘴裡。除了在爐子上用小火細細煨著的那一砂鍋咕嘟作響的蓮藕排骨湯,我還喜歡父親做的雞絲(類似於手撕雞)、蛋餃,母親炸的藕夾,以及甜湯(通常用桔子罐頭加工而成)。大多數都是費時費神的菜式,所以父母總是用一整天的時間,來準備一年到頭最隆重、最豐盛的晚餐——累,並快樂著。
如今,各種方便快速的餐飲模式層出不窮。人們在各個app上點擊一下,就可以坐等外賣送上門來,或逢年過節時去外面餐館大吃大喝一頓,又或者在那些網紅店花幾個小時排隊,以品嚐朋友圈刷屏的「美食」。確實便捷,也省去了餐前準備、餐後清理的各種“麻煩”,然而,細細想來,當年雖然不能下館子,市面上可以買到的東西也不多,不過正因如此,人們才盡可能地利用手邊的一切食材,想辦法地炮製出美味可口的菜餚,所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辛苦?肯定的,但那種成就感、滿足感,和如今足不出戶即唾手可得的輕而易舉,或者耗費了幾個小時排隊後覺得 網紅餐廳也不過爾爾的失落,有著天壤之別。
慶幸的是,如今的我,住在鄉村地區。這裡的人們至今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因為 外賣並不發達,所以,一年到頭,除了街頭的連鎖快餐,真正外出就餐的次數,屈指可數。一日 三餐,自不必說,重大節日,也幾乎都是自己在家做。
一年中最重要的兩個節日──感恩節、聖誕節,我們通常會提前準備好火雞,那動輒五六磅的龐然大物,光是解凍,就得好幾天,然後醃好,等到節日當天,天濛濛亮就起床,開始烤。
這兩個節日,室外通常已經開始冷了,但烤火雞時屋子裡瀰漫著的香味,會讓人覺得特別溫馨,也總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時候過年,外面天寒地凍,父母卻在廚房裡忙得熱火朝天的畫面。等到一大家人都圍坐在桌邊,一碟碟食物在眾人之間相互傳遞著,在我看來,那分明就是愛的分享啊!餐桌上的食物琳瑯滿目,餐桌邊的人們談笑風生,這,就是節日的氣氛吧!大快朵頤的同時,大家海闊天空地聊著天,不停跳躍的話題,通常始於節日的起源,中間穿插著家族的歷史,也絮叨親朋好友的近況,最後在對來年的憧憬中結束。節日吃火雞的傳統,我早已從書中了解到了,但南方人新年的餐桌必備黑眼豆這個傳統,我就是在聚餐時的小故事中,得以知曉緣由「每逢佳節倍思親」。本地的這些節日倒也罷了,但,每逢咱們的傳統節日,老實說,除了親情 ,對節日美食的思念,也讓我飽受折磨。在這個偏遠的小鎮上,沒有任何與故土相關的美食,就連亞洲食材,也難覓食踪跡而那些頗受華人同胞青睞的網購平台,除了一個經常顯示缺貨的,其它的,乾脆就把我們這旮旯劃入「不在送貨範圍內」 我只能將與日俱增的「饞」念,化為滿腔熱忱,融入那些有著特殊寓意、「不時不食」的傳統美食中,比如,小寒時節的一碟糯米飯、端午期間的幾個粽子、小暑節氣的一碗綠豆粥,聊以慰藉自己的胃和心。
即使平常日子,對於中餐的那份執著念想 ,依然時不時地如潮水般洶湧。也因此,我從一個曾經十指不沾陽春水、專業出品「黑暗料理」的嬌小姐,蛻變成瞭如今小鎮人民眼中的「大廚」。我也 和當年的父母一樣,把身邊的食材充分利用起來,漸漸地,竟也「研發」出了一些頗有特色的菜餚 。在本地朋友的圈子裡,名氣也越來越大,他們紛紛表示,要跟我學如何烹飪「正宗」中餐,甚至 孩子就讀的學校,也因此請我客串過烹飪課老師。其實,他們哪裡知道,我只是在鼓搗這些菜餚的過程中,安撫自己那無處寄託的相思慢慢地,我也擁有了自己的招牌菜——豉油雞雙椒雞柳菠蘿咕嚕肉菠蘿焗飯酸辣馬鈴薯絲乾煸豆角、西蘭花炒牛肉、珍珠丸子......一羹一勺,細品慢嘗,以抑制心底的思念蔓延。 趕上偶爾下大雨,河水上漲後家人幸運地釣到魚的日子,於我,簡直和過節差不多——終於可以一解對清蒸魚的相思之苦了!
然而,封存在記憶中那嫩滑的「魚凍」、清甜的米酒、軟糯的紅棗粽、油亮的香腸、鮮美的蓮藕排骨湯、酥脆的藕夾......終究只能對著手機朋友圈,畫餅充飢。
前一段時間,一位在明尼蘇達州讀書的小朋友來我們家過暑假。有一天,她跟我說,自己很喜 歡吃雞肉,央求我在她回學校之前,務必再做一次。這時,女兒在一旁插話,「我媽會做各式各樣的雞——豉油雞、鹽焗雞、手撕雞......都很好吃。」聽到女兒把我說得猶如米其林大廚般,一邊心下雀躍,一邊不由感慨等她日後有了自己的生活、家庭,會不會也像我一樣,時不時地懷念小時候家的味道?
上個月,家人生日,我準備了一個鴛鴦火鍋。先生的筷子功夫不到家,夾粉絲時遇到了麻煩 ,瞋怪說應該把粉絲剪成短短的一條條。但那會兒的我,腦海中突然就蹦出來一句久別的詩,「別 意與之誰短長?」
又到人月兩圓時 東坡先生曾說“此心安處是吾鄉”,但,我猜,不過是天涯不得歸之人聊以自 慰罷了。真正的“吾鄉”,也仍然如他老人家所說,到底只能“千里共嬸娟” 年少時,總想著離開平淡無奇的故鄉到外面的世界探尋精彩人生待年紀漸長,以為自己已經無悔於他鄉時,那暗藏在某個角落、平常根本察覺不到的鄉情、鄉思、鄉愁、鄉戀,卻總在不經意間,藉由兒時熟悉的味道,將你喚醒,絲絲縷縷,螢回心頭,淺淺淡淡直到,終於,氾濫成災......。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