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Stop Smoking

【文友社】
不同的世界:古巴

蘇彩菁

第一次知道古巴,因為中學的暑假作業「老人與海」,貪玩的我,總在開學前急就章,敷衍寫了報告了事。只知道那是發生在遙遠的古巴,一個漁夫在大海上與魚奮戰的故事。
移居美國後,古巴卻近在咫尺,從邁阿密直飛,不到二小時。但一個共產政權社會主義國家,廻然不同的世界,從未列入我的旅行名單中,沒想到多年後,我竟然站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街頭。
古巴源自泰諾語 (加勒比海原住民語言)意義為肥沃土地。它位於加勒比海西北部,是加勒比海中 最大的島嶼。與海地相望,北離美國佛羅里達半島頂端217公里。碧海藍天,晶瑩剔透的白沙灘,椰林處處,交織成熱帶浪漫拉丁風情的美麗海岸線,是歐美人士渡假勝地。
除了美麗沙灘,古巴首都哈瓦那老城的建築更是迷人。從1492年到1898年,古巴被西班牙佔領, 當時歐洲風行色彩鮮明,雕刻華麗,極具裝飾性的巴洛克風格建築,捲襲哈瓦那街頭。
接著19世紀法國移民湧入古巴,帶來法國正興起,以簡約低調為主,將古典元素溶於現代空間中 的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於是哈瓦那的林蔭大道上,處處可見清新優雅的古典式圓柱。為哈瓦那 贏得「圓柱之城」的雅號。
古巴擺脫殖民地後,到20世紀,正值一次世界大戰,需糖量增加,生產庶糖的古巴,外銷大增導 致財富擁入,大興土木,引進當時世界潮流的裝飾藝術及新藝術運動在古巴的建築上蓬勃發展。
上世紀40年代末,年青一代建築師,設計結構簡單實用,沒有花俏的四方塊辦公大樓,但在外牆 混凝土上作出了變革。那是一副懸掛著古巴共產黨締造者及領導人,被現為古巴英雄:切,格瓦 拉的巨幅肖像。年青一代創造出古巴版的現代主義建築思想,同時認為這才是最具古巴特色,遠 勝於殖民時代的建築風格。
1982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為哈瓦那擁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成為建築藝術的寶庫,而評選為 世界人類文化遺產。
抵達哈瓦那後,直奔古城,見識建築藝術的寶庫。踏著石板路進入大教堂廣場,駐足觀賞哈瓦那聖母大教堂,精雕細琢圖案,濃郁的色彩,強烈的光影組織成巴洛克式門面,兩側的鐘樓,被譽為最美的巴洛克風格教堂建築的代表作之一。
在聖弗朗西斯科廣場,三獅噴泉,宗教塑像,銅製雕塑,廣場四周色彩華麗,雕花欄桿拱廊的巴洛克式樓房,及二排圓柱的長廊新古典主義,兩者各顯示其魅力。
在廣場附近用餐,餐廳內收集各式各樣的古董時鐘,裝潢典雅高尚,享受著古巴風味佳餚美酒,聆聽現場樂隊演奏古巴音樂。
上午老城的行程,彷彿穿越歷史長河,品味著不同年代風格的建築藝術盛宴,古巴音樂仍在耳邊徘徊,酒足飯飽之際,往停車場方向前進,突然間被小販包圍,強迫推銷。接著一男一女乞討者緊跟著我們。終於上了車,從舊城經哈瓦那海濱大道,前往位於新城下榻的旅館。面臨加勒比海的濱海大道,是市民平日釣魚,看日出日落,休閒的好去處,它曾是富人集中區,但現今只能從破舊剝落不堪的外牆中,試圖尋找曾經的色彩斑斕。有些建築物己傾斜倒塌。原來浮雕精美陽台,成了曬衣間。曾經的古典韻味,如今破落頹廢,眼前的一切,將我拉回這充滿矛盾的現實。
隔日一早,走出豪華五星級旅館,在附近尋常百姓家打轉。一對夫婦見我獨行,非常友善喊我「中國人」。我用尚可應對的西班牙語和他們閒聊。他們家大約一個車庫大小的鐵皮屋。入口小茶几擺放一些小擺設,二張椅子,鋪著紅色靠背,編織的坐墊。豎起的床墊,晚上放在地上就是床了,角落是廚房用具,麻雀雖小,卻也五臟俱全。男士開心地介紹家中寵物,一隻小鳥正在鳥籠中,吱吱喳喳唱歌呢!女士指著屋外的大水缸就是他們的飲用水,在簡陋中努力生活者,令人動容。
繼續前行,與一群圍坐在樹下的老人聊日常,他們說六十五歲退休,每月一千五比索的退休金, 約12美元。一般雪茄工廠工人,12到20美金月薪。警察和醫生薪資較高,月薪約六,七十美元。 古巴于1962年建立了「供應手册」,類似我們熟悉的糧票。可以在政府指定商場,以補貼價格購買奶粉,食油,蛋,豆,麵粉,米等民生必需品。如果不夠,自己花錢到自由市場買。一老人剛從自由市場買菜回來,一條麪包,二小塊南瓜,四季豆,一把大蔥,花了二百比索。
古巴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大學研究所亦全部免費。1995年全國識字率是96%。並且實施全民免費醫療保險,免費分配住房政策。古巴自詡是社會主義國家。實施以社會共有生活資料為特點的經濟與社會體制。可謂是古巴所遵從社會主義的成就吧。
但是1962年2月3日,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下令禁止與古巴一切雙邊貿易。實施全面禁運,包含經濟金融封鎖及貿易禁運。目的是削弱古巴與共產強權結盟構成的威脅。
六十多年的禁運,帶給古巴巨大經濟損失。雖有糧票,但物價短缺,買不到東西。醫療免費,但是藥物缺乏。醫生薪資低,大量醫生外流。房屋破損倒塌,但沒有建材可以修復,有汽車但沒有汽油可加。許多古巴人選擇離開。據報導在2021至2023年期間,近50萬古巴人在美國尋求庇護。其中30萬人定居於邁阿密。
此時「當我離開古巴」那首哀怨的歌聲在耳邊響起:
當我離開古巴
也離開了我的人生
離開了我的愛
當我離開古巴時
也埋葬了我的心
心有節奏地跳動者
因為我的土地賦予它生命
但終有一天
我會重新拾回它
一場沉痛的風雨
無止息的打擊我
但太陽像你的孩子
平靜終會降臨
近年來,古巴社會體制正在改變,增加自由巿場,開放個體戶,鼓勵小農經濟等,一連串政策改變,帶來了生機。願熱情善良的古巴人,早日迎來他們的平靜!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