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哥部落格】
|
年復一年,春夏秋冬循環不已。秋月春風等閒度,又是一年中秋,「鳳凰城榮光聯誼會」會員及榮僑、榮眷,歡度2024年中秋節餐敍,16日在Chandler鳳城海鮮餐廳舉辦。餐敍由會長、僑務諮詢委員王瑞瑾主持,司儀是金牌主持人、僑務顧問鄭弘擔任,餘興節目在副會長范憲文安排下,近百位會員詠月高歌、縱情跳舞、共享美食、摸彩,並按照禮俗送每人月餅,人人盡興。
王瑞瑾向榮光會長輩們表示,在秋風送爽的夜晚,懷著喜悅的心情,歡度甲辰年中秋節,祝大家延年益壽,身體健康,中秋快樂!她說,我們從小聽過許多民俗傳說,大家都對月亮情有獨鍾,如今我們旅居國外,雖然美國月亮比較圓,但心中還是有「月是故鄉明 水是故鄉甜」的感覺,她很高興會員們都健康愉快,感謝大家熱心參與會務。
王瑞瑾感性的說,自古以來有「春江花朝秋月夜」之說,我們對月亮充滿想安像,文化中有關於月亮的傳說有嫦娥奔月,許多詩詞歌詠我們也都熟悉,記得有「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月有陰晴圓缺 人有悲歡離合」,如今我們旅居國外,雖然美國月亮比較圓,但心中還是有「月是故鄉明 水是故鄉甜」的感覺。
榮光聯誼會副會長范憲文,在中秋佳節前,盡心盡力安排表演,祝福會員及嘉賓,賞花、賞月、賞中秋,花好月圓,闔家平安,萬事如意,中秋節快樂。他強調心中還是有「今人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人」、「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的感覺。尤其是榮光會友在一起溫馨慶祝、一起渡過,非常感謝所有會員的支持,希望會務蒸蒸日上。
榮光會員大都曾在中華民國三軍服役,如今從軍中退役,解甲歸田,是在海外僑民支持國家、社會的重要安定力量。王瑞瑾強調,很感謝行政院退輔會對榮光會大加支持,希望保持向心力。她也特別向由兒子姜立群陪伴參加的「鳳凰城榮光會」之寶、今年97歲的張秀蘭空軍榮眷致意。
中秋的民俗是吃月餅。圍繞著中秋,有許多故事、也有不少詩歌。秋月像一輪明鏡輝映四方,才子佳人喜歡賞月吟詩作賦,以彰顯才華。古來詩人的心對「白露朝夕生,秋風悽長夜」,特別敏感,觸景感慨作品特別多,甚至「皓月耀十方 團圓齊聚堂 秋夜香風逸 沁心濃情長」觸動人生老病死的悲涼。
歲月流轉、朝代更迭,千年歷史悠久如長歌,中秋故事如歌中動聽的音符,至今人們仍不斷譜寫這首沒有終章的樂譜。古有「嫦娥奔月」的故事,還有大量詩詞都跟月亮息息相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以及「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都是經典詩句,月亮也因此有著浪漫的色彩,一入耳際長長的思念也隨之湧上心頭,而在花前月下祈願「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今年餘興表演節目有:孫效瑾獨唱校園民歌及抗戰歌曲《長城謠》;章文華唱中秋應景歌曲《花好月圓》;國際標準舞老師陳雪莉、范憲文表演恰恰,她還領跳Line Dance,蕭小慧獨唱外又和章文華及詹美秀博士合演《遊龍戲鳳》黃梅調帶動餘興氣氛,特別節目是鄭弘唱《隱形的翅膀》及王瑞瑾唱《月亮代表我的心》。
辦聯歡晚宴的鳳城海鮮酒樓老闆,為增活動氣氛,提供一盎司金塊給榮光會現場拍賣,收入當公益捐出。餐會在合唱懷舊童謠、廣告趣味歌曲,摸彩後結束。王瑞瑾最後祝大家,賞花賞月賞中秋,花好月圓,闔家平安,中秋節快樂後結束。
中秋是桂花開的時節,溫馨的花香和著那清涼的晚風,直透人的肺腑。月到15,由盈轉虧;經過一夏熱天,節到中秋,由熱入涼。明月如鏡,星斗滿天,中秋一到,有句諺語「年怕中秋,月怕19。」面對一年的末尾將至,不隨景物之變而傷懷,把眼光放遠,掌握人生來世的目的,自在從容任我行!
明月夜,清光十分好,有一諺語「年怕中秋月怕半 人怕49歲怕寒 人生立志在少年!」中秋是團圓共嬋娟的喜樂佳節,何故讓人心生害怕?中秋到,年已過三分之二,年尾的況味漸漸湧現。春耕夏耘的時節已過,若這一年的計劃還沒實踐,可能就與收穫無緣了。由歲俗節慶想到人生,人怕49,是指眼下50歲就是半百,是哀樂中年的里程碑;歲怕寒是意味結尾自然而然的蕭索凋零。岳飛就認為「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積極的思想,鼓舞人及早立定人生志向,及早努力,把握人生莫等閒。
每回月缺、每季歲寒,都是一個警醒及契機。孔子《論語·為政》篇有「50知天命」一說。人到50,越走越篤定,知道怎樣順天而為,不給自己增添無謂的煩惱、無端的困擾,也警醒自己不造無知的業力。這就漸漸進入樂天知命的境界。唐詩《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李白《把酒問月》「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一首頌中秋詩「清光此夜十分好,有酒有客宜高歌」,那清光月景、淺酌低唱,與代代中秋共徘佪。中秋節月餅處處飄香,月亮傳說故事勾起我們的記憶。圍繞中秋節林林總總,耐人回味、尋味。
有副對聯: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把月圓和歲寒年尾聯上了。日月輪迴無窮已,日日都有明月常在心,照亮內心的奧處,點亮善行的璀璨。莫管陰晴圓缺,天天明月夜,年迎中秋慶月半,怎怕49怎怕寒!
自古以來,每逢中秋明月高懸脫塵,冷艷卓韻,是文人騷客們借物抒情的美景佳境。有人歡聚有人愁,文人墨客都藉此節日歌詠抒懷,在中秋裡寫下了無數的詩詞,用以寄託對家鄉的思念,盼望能夠月圓人團圓。蘇軾筆下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感悟既含哲理,亦鼓勵後世看淡離合,品讀超凡哲思;歌曲《城裡的月光》及《Moon River》,曲中細膩深情,讓遠離家鄉的遊子,每每聽到都會充滿想念。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