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文友社】
民氣可用

▪洪玉芬▪

小時候,鄰居漁人遇天候不良在家補破網,三年來疫情冷峻如寒冬,無法出國商旅我像是另類漁人,在家孵文字。孵著孵著,繼《馬背上的舞步》一書,承蒙覺涵主編不棄,《非洲奇緣》每月一文,轉眼屆滿三年,逢疫情解封,該是漁人出海,揮別專欄之時。
常有人好奇我與非洲之因緣,那是起源於工作。大學畢業契文從商,從事於外銷工作,商品即是回教徒一天拜五次的塑膠朝拜蓆。非洲55國(聯合國承認有54國),近14億的人口,半數以上的人口屬回教徒,想當然耳這主要市場不是中東,就是非洲。
就這樣,一張美麗的提花織品,如一把鑰匙,開啟了我的非洲門扉。
台灣產業升級,商品供應,由民生製品提升到工業機器設備,市場耕耘,非洲來去,繼續不斷。那時事業於我,胸無大志,只為養兒育女。創業階段,篳路藍縷,須全神貫注,兢兢業業,毫無閒情逸致去關注外界任何事物。直到事業稍站穩可喘一口氣,生活中突入一線光,這光以暈黃的暖色,緩緩包圍。這光,也為長年囿於家庭與公司的我,帶來一點色彩。
「台灣非洲經貿協會」,是光的來源。它是小我之外,一種延伸至群體大我的概念,或體認。
回程機艙裡,剛結束一段長長的非洲行,一名壯碩男子走向我,他是商人,另外的身分是—「台灣非洲經貿協會的創會理事長」。
非洲諺語:「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十來年我在這團體裡跑龍套,跑得快樂。歷經不同身分,如理事、常務理事、監事長、副理事長,與人結伴同行,一起成長。因為協會的會員,來自四面八方的各行各業,以非洲為市場。
這一群人在一起,做最多的事是開會、展覽、經貿論壇、吃飯等。開會通常與吃飯連在一起,酒足飯飽後,談起國際市場、匯率、旅行、…都是彼此熟悉的話題,一個接一個,欲罷不能,是分享,也是學習。
顧名思義,協會是一群中小企業的組合,也是一座民間與政府的橋樑。台灣政治地位特殊,外交國際上頗受限制,民間強韌力量,如風中野草,總是生氣勃勃,不容小覷。
一次,貿訪團至蘇丹喀土木,抵達後準備佈展,卻在前一刻被通知取消。大夥兒臨危應變移轉至他處,仍遭受杯葛打壓,硬生生被迫取消。這時,台灣硬頸精神,發揮極致,如隻打不死的蟑螂,連夜聯絡買家易地商談。隔天,飯店大廳裡,富麗堂皇的沙發區只見眾人化整為零,分散四處,從容不迫地接待來客。陽光,亮晃晃,從挑高的玻璃窗流瀉而入,天地有靈性,無聲似有聲,傳遞著無聲的密碼。攤開的目錄,滿桌的樣品,專注的眼神,人人沉浸於工作,如此專注。光影,斑斑點點,拂動不止,彷彿為我解開密碼,那一刻,我覺得沒什麼困難可以把我們這個團體給打倒。
2017世大運在台北舉行,世界各地的青年運動選手群集於此,其中有來自非洲的烏干達與南非。有朋自遠方來,不樂乎,他們是真的來得不易,尤其烏干達的選手,費盡千辛萬苦才拿到台灣簽證。他們的臉上,閃著晶亮的眼眸,露出雪白的牙齒,洋溢著青春無敵的氣息。台灣是他們的首行,人人不約而同齊聲說到:「愛上台灣了。」
一個身材精瘦、神情靦腆的男子,胸前垂掛著耀眼的金牌,原來是短跑金牌得主。大家視他如英雄,圍繞他,爭相合照,一下間,所有大老闆變成了追星族,分外有趣。台灣的人情味,就在這一場餐會,孫杰夫理事長闊氣地買單接待,表露無遺。我無意中瞧見選手們,眼角滲著淚光,由衷地許願:「台灣,我們將再回來。」「台灣,是蜜月的首選之地。」
美國名將麥克阿瑟有一句膾炙人口的名言:” 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這種胸襟與情懷,在長年旅居非洲的華僑身上,深深感受到。他們的生命,或是日正當中,或已近黃昏,人在異域,不斷、不斷地為家鄉事奔走、流汗。
他們是:迦納的周森林,奈及利亞的吳孟宗、陳淑芳,肯亞的陳發、烏干達的林政良,莫三鼻克的黃玉華,馬拉威的施鴻森、南非的溫玉霞和陳阡惠……。在貿協的論壇上,聆聽他們奮鬥的經驗與智慧箴言。互動多了,了解他們在海角天邊默默耕耘,除了商業上的成就,個個化身為地下大使,運用個人的資源,在遙遠的非洲為台灣做國民外交,無私地奉獻。
種種不凡的事蹟,不勝枚舉。例如2017烏干達代表團為如期參加台北世大運,幕後推手是干達前台商會會長林政良。又前幾年一則沸沸揚揚的新聞,台灣遊客在肯亞遭河馬攻擊導致一死一傷,旅行團後續又遇車禍,15人受傷。素有「東非民間大使」稱謂的陳發,獲知此事,立即前往醫院處理。而迦納的周森林,常於半夜接到電話,要他伸手援救困在機場的台灣同胞。
台灣非洲經貿協會歷經四任理事長,創會理事長兼第一屆周廖德、第三屆王素英、第四和第五屆孫杰夫,和現在的第六屆黃華民,各有所長,念茲在茲,皆為協會發揚光大而努力。一年一度的尾牙宴,盛大熱鬧,席開數十桌,全由理監事群買單。當晚各國使節來了,帶來異邦的友誼與非洲文化的歌舞表演;會員夥伴來了,帶來溫暖的實質贊助;經貿部門主事者來了,帶來支持民間力量的誠意,全為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爭取一點小空間。
有一年,我的文字集結成書,義賣所得,親自至非洲捐注給基金會幫助貧窮兒童。捐款時無意中為當地朋友目擊,他竟視我如英雄,海關出境時,一路護送並協助排除所有的刁難,真是始料未及。那一刻深深體悟,原來有時候表面上是你在付出、分享與人,實際上回饋給自己的,是無形的收穫。
台灣非洲經貿協會,今年已邁入第十六年,一如既往,充分展現民間的能量,保持這股強韌的生命力。台灣要走出去,在國際舞台上靠的是經貿軟實力,這股力量,著實珍貴可用。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