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Stop Smoking

【藝文天地】
論保羅·奧斯特的中國書寫 —以《月宮》為例

萬雪梅

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1947-),生於新澤西州紐華克,是美籍猶太人,小說家、詩人、劇作家、翻譯家,也是電影編劇和導演,被視為是美國當代最勇於創新的小說家之一。主要作品有:《紐約三部曲》(The New York Trilogy,1987),《玻璃之城》(City of Glass,1985),《月宮》(Moon Palace,1989),《幻影書》(The Book of Illusions,2002),《隱者》(Invisible,2009)等。 2017年,憑藉小說《4321》入圍2017英國布克獎的名單。他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獲碩士學位,其論文指導導師為愛德華·薩義德(Edward Said,1935—2003),著名文學理論家與批評家,薩義德的主要成就為:提出“東方主義”,東方主義是後殖民論述的經典與理論依據。奥斯特前妻莉迪婭·戴維斯(Lydia Davis,1948— )為美國小說家、翻譯家,2013年布克獎得主。布克獎被認為是當代英語小說界的最高獎項,也是世界文壇上影響最大的文學大獎之一。第二任妻子,亦是現在的妻子,西麗·赫斯特韋特(Siri Hustvedt,1955—),也是作家,但成就不如前妻。保羅·奧斯特與其有一個女兒,名叫蘇菲·奧斯特,是美國歌手。保羅·奧斯特與前妻有個兒子,因吸毒過量在紐約去世,時年四十四歲,前不久,還被紐約警方正式指控其犯有過失殺人罪——用毒品殺害了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女兒。奧斯特的作品最常討論人生的無常。曾和導演王穎合作導演電影《煙》,1995年上映,憑藉該片獲得第4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國際影評人獎及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王穎,1949年出生於中國香港,華語影視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美國奧克蘭加州藝術學院。執導電影有:《吃一碗茶》(1989),《喜福會》(1993)等,獲獎數次。
《月宮》(Moon Palace,1989)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小說圍繞猶太裔美國青年學馬可·佛格的生活展開,佛格生活的變遷反映了美國60年代紛繁複雜的社會氣候:如火如荼的反越南戰爭運動、勢不可擋的資本主義消費經濟的高速發展、日益萎縮的印第安人居住地、日趨激化的種族矛盾等等。在對佛格故事的娓娓敘述中,不時穿插著奧斯特對現實的思想思考與批判。 《月宮》中的馬可,母親早逝,且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只好跟着巡回演出的舅舅,舅舅後來也去世了,為了吃飯,他賣掉了他舅舅送給他的書,當書賣光後,他曾過了一段落魄流浪的生活,差點餓死,後來幸遇中國女孩的救助。隨後,為賺取生活費,他擔任了曼哈頓的殘疾老人托馬斯·埃奉的看護,為他唸書報。但當自認死期將至的埃奉,要馬可為他寫下傳記時,一個橫跨美國東西兩岸的驚人故事也隨之展開。隨著埃奉的敘述,馬可從曼哈頓繁華的都市街道前進到猶他州月光下的沙漠;後來,又知道了自己的生父。故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接二連三的事件,情節豐富精彩,更出人意料。據稱,奧斯特開始寫《月宮》時是21歲,在設定了基本角色與場景後,竟認為它太複雜,他很難寫出來的,於是只好擱置一旁。再度拾起時,他已經39歲了。當時他已寫出了著名的《紐約三部曲》 。奧斯特說:“《月宮》這本書,情節和角色是如此的真實,它們拉著我往前走,我只是正確地跟隨它們,放在適當的位置。因此就某個意義上來說,這算是我的第一本小說,只是完成得比較晚。”奧斯特把自己在哥倫比亞大學讀書時的一些親身經歷也寫了進去,一般認為小說主人公原型就是保羅·奧斯特本人。
保羅·奧斯特《月宮》中的中國書寫值得關注。表面看來,《月宮》描寫了馬克·佛格一家:家庭破碎,祖父傷殘、父親肥胖、佛格本人一度消極頹廢,難逃經濟落魄之命運;實質上揭示了美國社會在文化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以至於祖父孫三代分別被異化、被邊緣化,與迷失;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貫穿始終的中國元素的提及與書寫,無論是馬克·佛格姓名的由來、生命得以延續的原因、以及其父的左翼立場等,無不體現了作者雖置身於其導師薩義德提出的東方主義語境之下,體現的卻是另一種東方主義(拜倫提出的):仰慕中國、憧憬中國、視中國為幸福與智慧的樂園等。
粗略來看,《月宮》中與中國相關的書寫,並不多見,但每每提及,往往都是在關鍵時刻。當馬可·佛格落魄流浪飢餓,加上突然生病,昏迷數日,行將就木之時,是此前只與他見過一面的中國女孩凱蒂想到他、去找他、並和佛格的同學一起找到了他,救助了他。每當他飢餓之時,中國餐廳月宮,並有著異樣的光芒,甚至“月宮”這個詞本身都開始“以它神諭般的玄妙和魅力縈繞”在其心間:“萬事萬物瞬間融合在它裡面:維克托,舅舅和中國,火箭和音樂,馬可·波羅和西部。”就連他的名字,也與中國不無關聯, 與來過中國的馬可·波羅的名字一樣。小說的最後,當他再次陷入絕境之時,他不停地走路,走了數天,但他還是繼續著走著,一路走進海裡,“我已來到世界的盡頭,再過去,除了空氣跟海浪,什麼都沒有,一片虛無,坦蕩蕩的連到中國的海岸,這就是我從頭開始的地方。我對自己說,這就是我人生重新開始的地方。”在這與中國的海岸相連的地方,他看到了未來的希望,決定人生重新開始。
總之,中國餐廳月宮、中國女孩凱蒂、中國的海岸等,無不與美好和希望相連,體現了保羅·奧斯特對中國美好的想像,這對我們增強中華文化自信,不無啟示意義。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