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Stop Smoking

美國巨額補貼 全面介入全球芯戰

上周,美國眾議院通過《2022年美國競爭法案》(America COMPETES Act of 2022),授權政府撥款近3000億美元用於半導體、汽車關鍵部件等行業的研發和補貼,以及解決日漸嚴重的供應鏈問題,以此提高對中國的競爭力。

美國媒體評論,如果該法案得以實施,將是美國政府迄今為止為應對中國而進行的最大規模的行動。但美國長期以來批評中國通過補貼獲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有觀點認為,美國此舉雙重標凖,日後和中國重啟貿易談判時會減損籌碼。

該法案雖在眾議院獲得通過,但參議院也通過了一個類似法案,雙方需要協商一個新版本,分別通過並交由拜登總統簽字後,方能生效。

疫情帶來的全球芯片(晶片)短缺,再加上地緣政治博弈的壓力,美國、中國、歐盟都各自加大在半導體領域的投入,未來全球芯片產業格局或將面臨重構。

補貼細節
眾議院議長佩洛希(Nancy Pelosi)介紹,競爭法案將增加芯片領域的投資,強化美國製造和研究能力,提升美國競爭力和領導地位。

該法案長達2900多頁,共涉及近3000億美元。其中,半導體領域佔據資金最多,520億美元將以資助和補貼的形式,幫助半導體產業,包括390億美元的生產和研發激勵,以及105億美元的項目計劃,其中包括國家半導體技術中心、國家先進封裝製造計劃和其他研發計劃。

此外,還包括450億美元以資金和貸款等形式,將用於增強高科技產品的供應鏈;105億美元將用於美國政府儲備藥品和醫療設備;80億美元將用於聯合國的綠色氣候基金,幫助貧窮國家應對氣候變化;40億美元將用於幫助失業率高的社群;30億美元將用於幫助美國減少對中國光伏產品的依賴等。

眾議院的文件顯示,撥款可以被用於將生產設施遷出受關注的國家,包括那些對美國構成重大經濟或國家安全威脅的國家。美國政府還可以利用撥款增加庫存,以提供「在供應鏈衝擊期間維持關鍵貨物供應的必要儲備」。

除了資金安排,法案還將修改包括加強反傾銷在內的一系列美國貿易規則,以抵消「中國扭曲市場的貿易行為」的影響。佩洛希表示,法案讓美國在供應鏈上自給自足,「這樣我們就不依賴其他國家了」。

黨派之爭和兩院之爭
《2022年美國競爭法案》雖在眾議院獲得通過,還需要與參議院談判,得到一個參眾兩院都能通過的折中版本後,送交白宮,由拜登簽署後才能正式生效。

拜登在一份聲明中說,該法案對加強供應鏈、鼓勵美國製造業以及在競爭中勝過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至關重要。「我期待參眾兩院迅速團結起來,找到前進的道路,盡快將一項法案擺到我辦公桌上讓我簽字。美國不能再等了。」

然而,這一法案在眾議院最終按222票支持、210票反對通過,贊成和反對票幾乎完全按照黨派劃分的,只有一名共和黨人加入民主黨陣營投了贊成票,一名民主黨人投了反對票。如此涇渭分明,為下一步與參議院的鬥爭埋下伏筆,後者對美國應如何加強其高科技產業以對抗中國持有不同意見。

去年6月,美國參議院就通過自己版本的「競爭法案」,涉及2500億美元,稱為《創新與競爭法案》,而且得到兩黨議員的支持。該法案與眾議院剛剛通過的版本有些共同之處,比如將芯片產業帶回美國,同樣是授權520億美元用於增強美國半導體產業。

不同之處在於,眾議院的共和黨人之所以反對,在於他們認為該法案對北京不夠強硬,而且附加了太多無關的條款,比如為海洋哺乳動物研究和保護珊瑚礁的行動撥款。

眾議院共和黨領袖凱文·麥卡錫說,該法案表明,民主黨人將福利和氣候變化置於與中國競爭的實際努力之上。

眾議院的民主黨人則認為,參議院的法案在為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等特定領域的尖端技術分配資金方面規定性過強。他們的法案對新一輪科學研究資金的規定很少,更強調增加許多領域的基礎研究,特別是氣候變化。

鑒於眾議院和參議院之間的爭議,該法案以目前的形式頒布的可能性很小,但為芯片製造商提供資金的部分爭議最小,英特爾和三星等半導體公司認為,這一措施將增加在美國投資的吸引力。

過去30年,美國在全球半導體製造業中所佔的份額已經從37%穩步下降到現在的12%左右。

補貼爭議
2015年五月,中國政府提出「中國製造2025規劃」,作為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本質是一項中長期產業政策。該計劃列出中國認為具有長期戰略價值的十個高新科技產業,並設立基金或者撥款,對這些產業進行投資或者補貼。

美國將此作為中國「不公平貿易舉措」之一,貿易戰開打後,大量關稅集中於這些產業。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首席教授朴之水(Albert Park)此前表示,美國設立大量的促進產業發展的資金,會使中美再次開啟貿易談判後,沒法指責中國的補貼行為,減損籌碼。

美國眾議院的共和黨人也認為,《2022年美國競爭法案》複製了中國的產業政策,走得太遠了。「我知道民主黨人想說這是一個有競爭力的法案,但它是在照搬中國的劇本,」眾議院能源和商業委員會共和黨人凱西·麥克莫里斯·羅傑斯(Cathy McMorris Rodgers)稱,這一法案試圖比中國花得更多,而中國有集中的產業政策,並根據政治站位來挑選贏家和輸家。

長期以來,共和黨人不贊成政府對工業政策進行重大干預,立法者也不應該挑選 贏家和輸家 。但參議院和美國政府則不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參議院共和黨人對支持這種投資表現出更大的興趣,他們認為政府對芯片等行業的補貼對於與中國競爭是必要的。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也表示,企業已經告訴政府,如果沒有對芯片生產的補貼,他們將在美國以外建立工廠。

上個月,英特爾公司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接受採訪時稱,對「芯片法案」的通過保持樂觀,美國不要浪費全球缺芯的這場危機,他看好美國推動政府撥款支持芯片工廠建設的提議,美國、歐洲政府應該提供資金支持,讓芯片製造回歸本土。

科技戰可能勝過貿易戰
在這個法案之外,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中美之間的科技隔閡將會越來越深。一方面,兩國都在加大補貼力度,發展屬於自己的科技,另一方面,深挖兩國間的隔離鴻溝,兩國越來越遠,發生科技「分野」。

比如,1月31日,兩名美國參議員致信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稱,他們對一些媒體報道感到「沮喪」。這些報道稱,商務部正在阻止對運往中芯國際的美國技術加強出口管制的努力。他們呼籲,堵住這一重要「漏洞」。

多年來逐漸形成的集中於台灣和韓國的芯片產能也在這種壓力下發生變化。去年六月,台積電斥資12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的芯片工廠已經動工,預計將於2024年完工投產。未來10至15年內台積電還將計劃建設在亞利桑洲最多6座晶圓廠。三星已經確定要赴美建廠,最終選址得克薩斯州,投入資金高達170億美元。

倫敦政經學院教授金刻羽在達沃斯論壇上分析,中美之間在貿易領域尚且不是競爭關係而是互補關係,卻依然還能打起貿易戰。但科技領域,則是完全另一番光景,比如人工智能、芯片等,如果獲得更多的數據和市場,就會有更大的機遇,因此中美在這個具體領域就會進行真正頭頂頭的競爭。「我想象著一個世界,一分為二,一半用中國的信息系統和基礎設施,另一半用美國的信息系統和基礎設施,這樣做明顯會有巨大的效率減損。」

拜登大規模刺激計劃密集上路,美國將再創輝煌還是加速沒落?		width=
拜登大規模刺激計劃密集上路,美國將再創輝煌還是加速沒落?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