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李登輝推動台灣民主化 外媒正面評價

(本報訊)李登輝逝世消息傳出後,包括紐約時報、路透社、美聯社等外媒都在第一時間發出報導,側重描述他對台灣民主的貢獻以及他總統任內緊張的兩岸關係。
路透社報導稱,李登輝被譽為「民主先生」,終結了獨裁統治,支持自由多元化,並致力對抗中國意圖併吞台灣的圖謀。報導表示,李登輝在2012年的一場選舉造勢集會上表示,希望把台灣建立成為民主、自由、有人權、尊嚴的國家,不必擔心被別人管、統一,可大聲說出「我是台灣人」。報導稱,李登輝最大的不屈服行為就是,在歷經中國長達8個月的軍事演習恫嚇和在台灣周邊海域試射飛彈後,仍獲壓倒性支持在1996年3月成為首任民選總統。
紐約時報報導李登輝領導台灣從一個警察國家轉變成亞洲最具活力與繁榮的民主國家之一,但他堅持台灣是個主權國家卻激怒了北京。
美聯社、華爾街日報、美國廣播公司(ABC)、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皆引述台灣媒體報導李登輝過世消息。其中美聯社提到,李登輝是台灣首任公民直選總統,但他也是中國時常出言攻擊的目標。
美國前白宮國安顧問波頓獲知前總統李登輝過世,在推特發文悼念,表示他是一位偉大的民主領袖,自由世界會想念他。
李登輝在1995年於母校康乃爾大學發表演說,成為台灣首位訪美總統,是台美外交關係的一大突破,但後續引發的台海危機也為美中台關係投下震撼彈。
在康乃爾大學發表的「民之所欲、長在我心」演說引來國際關注,這也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國家定位首度被提出。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批評美方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損及中國主權與中美關係。
對於李登輝突破性訪美的不滿,加上台灣即將於1996年進行首度總統直選,中國隨即於1996年進行多次飛彈射擊與軍事演習,引發第3次台海危機。擔憂台海安全,美方也特別調派2個航空母艦戰鬥群進入台灣海峽巡航,確保台海安全。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