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芳草集】
是你的菜嗎?

方菲菲

每逢佳節倍思親,只要是重要節日,華人少不得有諸親好友共聚一堂,大快朵頤,祭一下自己的五臟廟。民以食為天,吃這件事會帶給我們心理上許多的滿足和樂趣。
年幼時的習慣我已經不復記憶了,但是父母親和父親的老鄉們都會在我面前一提再提的取笑我在吃的口味上的改變。據說我在六歲之前非常喜歡吃大肥肉,不論何時、何地我只要想到了要吃大肥肉時,要是家中的傭人或是長輩們回答說:「肉還沒有煮熟要等一下才能吃」。我就會生氣的躺在地上大哭不止。可是等到六歲左右我吃東西的口味突然的改變,再也不肯碰肉了,家中餐桌上任何一盤菜中如果有肉絲的話我就會拒絕吃它。父母只好他有肉師的菜擺在餐桌上離我比較遠的地方,免得我錯誤的挾到了有肉的菜餚。
既然我做了一個壞榜樣,下面的弟弟、妹妹們自然就有樣學樣,家中的老二不肯吃豆干,老三不吃蛋。母親要帶我們這七個子女,真是非常的辛苦。家母曾經苦中作樂的玩笑話說:「我是最好是煮魚鍋紅燒肉,裡面滷豆乾和滷蛋,那麼就有三個人不肯吃這一鍋紅燒肉了,每一頓飯只要煮這一道菜,就夠全家吃了。
上學之後同學們知道我不喜歡吃肉都喜歡和我一起去合買便當,因為我都會自動放棄便當中有肉的菜色。。
到大學畢業後出社會做事才意識到自己的習慣常會引人側目,因為不時會有人問我:「你吃素啊!」於是我免不了要向人解釋自己的立場:我並不是因為宗教信仰的關係而不吃肉,這完全是因為喜歡吃素菜。我是因為習慣不愛吃肉,但是魚蝦類的海鮮我還是很喜歡吃的。可能我吃肉的額度已經在六歲之前就被用完了,所以現在已經完全不會想吃肉了。
參加社交活動餐會中,華人常常喜歡客氣的替坐在旁邊的人夾菜。有時坐在我旁邊的人好心挾了菜放在我盤子中,是我不喜歡吃的,像烤乳豬肉啊,烤鴨之類的。我不想吃進口,但是對方在一旁看著我,一副非要看到我把食物吃下肚去才肯罷休的態度,讓我心中叫苦不已,卻也不便拒絕旁人的好意,只好勉強自己把那道菜吞下肚去。以免沒有禮貌,冒犯了旁人的好意。
因為從小的飲食習慣,有許多東西是我有生以來從沒有碰過的,也不願意去碰的食物。像是有些人喜歡吃的豬血。因為我從心底抗拒吃任何帶血的食物,在吃的方面我很頑固,那些沒有吃過的食物,我也從來不會想要去嘗試。說句坦白話,當初來到美國後,去中餐館吃飯時,看到端上桌來的酸辣湯中沒有豬血,心中大樂。因為我不必像在台灣的時候,每次都要千辛萬苦購從湯中把郥些豬血一一的撈出來,才能喝湯。
我在外面餐廳吃飯的時候養成了一個好習慣,任何一道菜端上桌來,我一定要問清楚這菜裡邊是什麼內容才肯動筷子。這個習慣讓我去新疆時避免了吃到駱駝肉。因為那天端上一道菜來,同團的人吃了都覺得如果是牛肉有點老,等吃完了問店家,才知道那是駱駝肉,那些人都恨不得把駱駝肉吐出來。
另外在北京吃到當地人的所謂:天上龍肉,地下驢肉。的人間美味驢肉,淺嘗輒止,大概是我的水準不足,不會欣賞美味吧!
有些人心目中的美食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卻是味同嚼蠟難以下咽的食物。在台灣很多人都喜歡吃的庶民餐滷肉飯,家父就很喜歡吃它,因為價廉又物美。我卻嫌它有肥肉不肯碰,從來沒點過滷肉飯吃。我喜歡吃炒米粉,蚵、青菜、豆腐煮的湯。有人吃米粉時會胃舒服。總而言之,包容旁人不同的口味,不要期望所有的人的口味都是一樣的。正如人們常說的:不是我的那杯茶。你要明白有些菜不是你的菜。雖然理智上我會提醒自己要飲食均衡不偏食,但是在感情上卻免不了會對菜色有所偏好。不可能對所有的菜餚都一視同仁。
來美一段時間之後再回台灣去玩時大妹曾經好意的帶我去逛師大附近的夜市,她好意的說:怎麼樣!很香吧!想不想要去買一些來吃啊!當時只搖頭表示:我不餓,不用買。其實當時我聞到夜市中食物的味道只覺得噁心,並沒有被引起任何食欲。每一個人的口味、習慣,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這些年的飲食習慣改變了我的口味之後,不變的是幼年家中習慣的口味。
近年流行的都是辛辣、重口味的川菜,但是從小的習慣讓我偏偏喜歡清淡的江浙菜。珍珠奶茶是40年前沒有聽過的東西,它從亞洲流行到歐美的華人圈,又從華人圈擴散出去,成為風氣。這就像美國的速食店麥當勞在亞洲開設分店,因為有了美國的光環的加持,成為時髦的代表,當地人爭相消費的地方。
世界各地的差距變得越來越小,人們對食物口味的差異也變得越來越小了。在美國各地不但可以吃到中國菜,也可以買到各種各樣不同的中餐調味醬料跟食材。
近日中美貿易戰逼得人們不得不重視當利益衝突的時候要如何取得平衡。用妥協來代替衝突,才能和平共存。各種菜色和平共存下人們有更多的選擇。在物競天擇的原則下,優勝劣敗,有競爭力的菜式才能獲勝,才能長存。不符合人們口味的菜色會隨著時間的過去而被淘汰。
對童年的回憶總是會想到逢年過節時家人團聚一堂聚餐的其樂也融融的場景。對於我來說,臭豆腐該是蒸的一大塊大色的豆腐 ,伴隨著一些荀絲;而不是市場上賣的油炸的、金黃色、小塊的臭豆腐,伴隨些泡穿。我勉強自己隨俗,但是那不是我的菜。It is not my cup of tea。 因為學會妥協了,我勉強自己不要太與眾不同,以免被視為異類,但是心中仍然有份堅持,不忘初心。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