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Stop Smoking

【粵劇社】
年輕戲曲演員理想的成長環境

甘子

「我看過一個年輕演員演周瑜,我發現他演得特別像葉少蘭,但是他不知道怎麽演周瑜。」前不久,全國各地26家京劇院團、 82名青年演員在2019 「炫彩青春」京劇聯盟院團暨京津冀優秀青年演員交流展演活動中上演了9場70餘齣京劇折子戲,談到青年演員的培養和成長,甘肅省京劇院藝術總監孟慶波道出了院團面臨的困境。
「我們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一部戲編劇、導演都挺好,可是滿台的演員没有幾個能擔得起來的,再好的作品,演員擔不起來也是枉然。」孟慶波說,國家和地方都鼓勵創演現代戲、鼓勵創新,老一輩藝術家可以在扎實的基礎上談創新,年輕演員底蘊不足、基本功不扎實,傳統戲都没演好,怎麽創新?怎麽演現代戲?「像我這一輩演員,還見過真正的好演員什麽樣,比如一齣《群英會》 ,我知道好的呈現能達到什麽水平,現在的年輕演員缺少老藝術家指點,大部分學戲依靠看錄像、視頻,這對於京劇的學習是遠遠不够的,老師不告訴你,那個字你都不知道怎麽唱,那個轉身你也不知道怎麽轉。他們需要明白,老先生是怎麽創作的這齣戲。」
在《中國京劇》編劇部主任封傑看來,目前年輕演員普遍重視學戲但不够重視文化學習,「徽班進京的‘徽’字是什麽意思?手眼身法步的‘法’字怎麽講?没有文化,對劇情和唱詞就不理解。要告訴年輕演員藝術是審美不是娱樂,演員在台上演的是人物不是某一個流派,吸引觀衆的也是人物不是流派,有些演員唱着唱着出離人物,去耍腔了,這都是修養不足的表現。」
老一輩藝術家說,到了什麽年齡演什麽戲,比如《失空斬》 ,老生演員到50嵗才能駕馭,現在很多年輕演員20嵗就演大戲,他們真的會了嗎?演得對嗎?未必。」封傑表示,一齣戲好像什麽年齡都能演,但怎麽演得飽滿豐富又是另一回事。「像《白蟒台》 ,馬連良的戲,以前的唱腔很有講究,現在很多細節都丢失了,就是普通的唱,以前坐都是盤腿坐着,現在坐在板凳上,演得太舒服了,很多精髓没有了,美就没有了,讓觀衆看什麽?」
傳統戲拿不牢,演出機會又少,是很多地方京劇院團青年演員共同存在的問題。重慶市京劇團團長張軍强反映,一些專業院校在教學時,年輕人這個學期跟一個老師學,下個學期換了一個老師,又教別的戲,每個學期學的都是「半齣戲」 。河南省京劇藝術中心主任趙麗說:「年輕演員從專業院校畢業以後水平參差不齊,有時候院校輸送給院團的人才就像半成品,還得磨練三五年才能登台。年輕演員需要在舞台上歷練和摔打,還需要經驗豐富的前輩藝術家指點,這些條件是院團目前缺乏的。」趙麗表示,隨着時代的發展,院團在不斷推出新戲、現代戲,年輕演員傳統戲根底不牢,就拿不起新戲。「我跟年輕演員說,一切創新發展要遵循藝術規律,必須在老戲的基礎上,老戲唱不够數,就別提在哪方面能有建樹了。」
「年輕演員很不容易,在大團裏輪不上演出,像我們這樣的小團演出又少。」孟慶波說,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近年來惠民演出多了,像「週週演」等活動,給年輕演員提供了舞台,他們可以多演一些傳統戲。「年輕演員要多演戲,誰比你好你跟誰演,不給錢都演。小時候先生教了很多,我以為自己聽懂了,後來到了40嵗,我才知道一個演員在舞台上應該是什麽樣,演員需要靠演出不斷歷練。」
各地院團為幫助年輕演員多演出,也想出一些辦法。北京京劇院院長劉侗介紹,北京京劇院把演員分為幾個梯隊,包括領銜主演、劇院中堅、青年領軍、魅力新星等,每個梯隊都有不同的演出任務,包括節慶演出,「每週一星」演出,還有進校園、個人專場等。除此之外,北京京劇院從2011年起舉辦「魅力春天」青年京劇演員擂台賽,要求每個年輕演員承擔一齣大戲,今年已是第十屆,將召集前九屆參與過「魅力春天」的演員集中展演,這些活動在促進演員成長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貴陽市的「方舟戲台」2017年開通了戲曲網絡直播,貴州省京劇院副院長馮冠博介紹,一年365天,「方舟戲台」天天晚上有戲,線上線下吸引了數千萬觀衆欣賞,目前正在探索增加下午演出時段,「方舟戲台」需要什麽戲,貴州省京劇院馬上排練,積極為演員尋找演出機會。
針對演出機會不足,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傅謹提出從根本上解決的方法,是要以演出為主導,「政府補貼到觀衆,以此來拉動演出,通過演出拉動整個行業,這個方法在各地推廣,演出市場會越來越好」 。傅謹表示,應該把院團看作一個經營性演出單位,而不是僅僅看作一個劇目創作單位。社會效益的考核要把演出作為最重要的指標,因為社會效益必須通過演出實現。「一個劇目好,没有人看,就實現不了社會效益,越多人看就越能體現社會效益。傳承也是一樣,把戲傳到身上了,觀衆看不到,不能讓老百姓賞心悦目,那麽傳承是為了誰呢?」傅謹表示,從有關部門到各地院團,都極須實現從只抓創作到重視演出的轉變。
「理想的成長環境應該是讓年輕演員有舞台演出,有好老師教,有好演員合作。」中國劇協分黨組成員、秘書長崔偉表示,給年輕演員創造這樣的環境,除了各地院團各自探索,還需要「炫彩青春」這樣的平台,讓全國的年輕演員匯聚一堂,交流鞏固所學、温故而知新。「尤其武旦、武生、武花臉、丑角等行當,在現代戲中很少有他們的用武之地,這樣的平台給了他們展示、磨練傳統藝術的空間。」
作為「炫彩青春」的承辦方,天津京劇院院長王則奇表示,各地院團需要共同探索,積極建立機制,實現院團之間走馬換將,讓演員多「走動」 ,不僅要讓本地觀衆認識他們,也要讓全國觀衆認可他們,更進一步,達成院團之間的異地交換演出,實現演員、平台的共享。(轉載-中國藝術報-記者-怡夢)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