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Stop Smoking

【文友社】
停佇、在埃武拉

典樂

一道美麗的水道橋,橫在埃武拉的城門不遠處,進出埃武拉都要從這道橋旁經過。看到高聳的羅馬水道橋,也可以猜想到這座城市歷史的久遠。
埃武拉(EVORA)離里斯本 113 公里,搭巴士大約一個半鐘頭就到了。葡萄牙的四月天風和日麗,出了里斯本,一路綠野黃花平疇沃野,車窗外的風景正欣賞得出神,只一恍神間,遊覽車便到了埃武拉的城牆下。
走進埃武拉,一排排老式的建築古意盎然,一眼望去便是一派古城風貌。由於城市古老,街道大多狹窄,街上行人不多,穿街過巷恍如走在中古世紀。
到埃武拉的主要目地是來看她不平常的歷史,在葡萄牙獨立之前,此地曾先後被羅馬人,西哥德人及以阿拉伯人為主的摩爾人統治過。小城的建築,有多樣的風格,羅馬式的拱門,哥德式的鐘樓隨處可見。一路上,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的樓宇都如亭亭玉立的古典美人各有其風貌。
葡萄牙的建築喜歡用紅瓦白牆,白牆上喜鑲黃邊,在色彩的搭配上,非常柔和。一路上看不完的美麗建築,不一會走到了天主教聖方濟大教堂(St. Francis)。這座大教堂在歐洲的眾多教堂中或許不算宏偉,但它非常美。教堂亦是紅瓦白牆,風格是羅馬式與哥德式的混合體,再加上葡式建築曼奴埃爾式的裝飾特色,美得雅潔,美得精緻。大門的上方雕著象徵葡萄牙的三要素,正中央是葡萄牙的盾牌國徽,左邊是錨,右邊是混天儀。門窗上多是曼奴埃爾式的繩索樣雕花,代表著葡萄牙航海時代的大海風格。幾處走道上亦嵌有摩爾風的瓷磚,突顯葡式建築的多面風貌。鑲滿金箔的耶穌神壇旁配以青花瓷的牆壁,雖是金碧輝煌卻不覺豪華誇張。走在教堂裡,處處透著高雅與詳和感,歡喜之心油然而生。遠遠看到一座巴洛克式裝飾的禮拜堂,非常漂亮,走近一看,不由毛骨悚然。導遊告知這是挨武拉有名的人骨教堂,看到用人骨造的牆壁,人骨柱上的骷髏,忽覺腦門一轟,不忍卒賭,疾疾走到教堂外去等待同伴。我站在禮拜堂外面,得以仔細研讀立在教堂外的解說牌,才知道教堂建造於十七世紀中葉,用了五千具人骨。教堂入口的上方刻著一排字 WE BONES HERE, FOR YOURS AWAIT (我們的骨頭在這裡,你的在等待中) 。不由想起紅樓夢好了歌中的兩句「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不錯,人生自古誰無死,我們總有一天也會化成一堆白骨。信徒到人骨教堂做禮拜,主要是幫助他們參透生死,與佛家為求開悟修不淨觀以期達到了生脫死的境界有相同的意義。
「If by chance you glance at this place,
Stop … for the sake of your journey,
The more you pause,
the more you will progress」
( 假如你有機緣看一眼這裡,
停佇、為了你的旅途,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 )
這是人骨教堂裡刻在樑柱上方木造部份的其中一首詩。如果膽子夠大,可以到教堂裡去閱讀每一首詩。
歐洲為什麼會有人骨教堂?據說是因為十五六世紀時,黑死病及戰爭造成死亡人數太多,屍骨無處存放,堆置在教堂,後來演變成用人骨造教堂。最有名的人骨教堂在捷克,埃武拉這一座在歐洲諸多人骨教堂中排名第二。它實際上只是附屬於聖方濟大教堂其中的一座禮拜堂。
離開人骨教堂,穿過幾條小巷,來到黛安娜神廟廣場。黛安娜是古希臘神話中的月亮與狩獵女神,太陽神阿波羅的孿生姐妹。神廟如今只剩下底部的大理石座臺及十四根柱子,僅以此見證它是建造於西元一世的羅馬神廟。據說當初建造這座神廟是為了獻給奧古斯都大帝,神廟如今雖然所剩無幾,卻是伊比利半島上保護最好的一座羅馬神廟,葡萄牙境內非常重要的羅馬遺址之一。神廟後面有座小公園,一座大理石紀念碑上立著一尊半身銅像,石碑上刻著EVORA幾個大字。紀念碑前雕著戴安娜女神,仰頭看著上方那尊銅像,意態天真爛漫,她彷彿依然在此地守護著埃武拉。再往前走,有一對現代藝術風的大理石雕,立在一座水池中,兩塊石頭做親吻狀,設計簡單大方,據稱叫親吻石。親吻石外有一道圍牆,牆下沿著山坡往下看,埃武拉的半城風貌一覽無遺。原來我們不知不覺地爬上高坡,迴看神廟,才知它是建在城中的最高點。這裡原是羅馬統治時期的城市中心,想必也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古時的城池都建在高地上,居高臨下易於防守。
不到葡萄牙,不會知道他們歷史的複雜性。且不管羅馬時代之前的凱爾特人、迦太基人、希臘人在這塊土地上的爭奪打殺。即使羅馬帝國自西元前 218 年進入伊比利半島,前後統治達六百多年之久。之後西哥德人入侵伊比利半島,取代了羅馬人的統治地位,三百年後又被阿拉伯人統治了四百年,直到1179年葡萄牙獨立建國,從此與西班牙分成了兩個國家。這兩千年之間的紛紛亂亂,已讓人理不清頭緒,更沒有頭腦去弄清楚帝國統治之前的久遠歷史,原來每一塊土地上想要長治久安都不是容易的,戰爭變亂時常在發生!
羅馬帝國強盛時版圖覆蓋了整個地中海及環繞地中海的大片土地,整個伊比利半島都在帝國的控制之下。很難想像這麼大的帝國說亡就亡了,地中海的週邊已分裂成許多個國家。伊比利半島分成了葡萄牙與西班牙後,至今兩國在語言文化上,已越分越遠,還互相瞧不起,歷史的變遷,令人欷歔!
離開神廟,不一會來到吉拉爾多廣場(Giraldo Square)。這座廣場建於十五世紀中期,直到現在一直是埃武拉的城市中心,環繞廣場有八條街與垂直的分支巷弄像蛛網般往四面八方展開。從這裡往南走是人骨教堂,往東走是黛安娜神廟。廣場正前方是哥德式的聖安東教堂,教堂前面有座文藝復興式的噴水池,前方不遠處是宏偉的埃武拉主教大教堂,周遭的大大小小教堂共有五十多座,風格各異,各有建築藝術上的特殊之處。原來從十三世紀開始,埃武拉便建有王室行宮,王室成員時常在此地居住。十六世紀初曼奴埃爾大帝在航海事業上有驚人的成就,葡萄牙發展成海上帝國,經濟在歐洲堪數第一,大帝在埃武拉擴建宮殿大興土木,建立起完善的城市規模。那時的埃武拉極其繁榮,據說是當時僅次於里斯本的第二大城。1559年,更成立了埃武拉大學,是葡萄牙非常有名的學術與藝術中心。十八世紀後埃武拉的發展逐漸落後於葡萄牙沿海的諸大城市,按2011年的數據,埃武拉一千三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五萬六千多的人口,人口密度非常低。城市沒落,經濟上有明顯的衰退,但古城的風貌卻因此被完整地保留下來,並於198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葡萄牙自阿方索一世打敗摩爾人,開國以來中間亦經過幾次王朝更迭,王室血緣幾次中斷,直到1910年葡萄牙共合國成立,其間戰爭仍然頻仍,不然也不會有人骨教堂。走過曼努埃爾宮,宮殿依舊完美,御花園花草繁茂依然美麗,只是當年住在這裡的王室成員,早已不知埋骨何處?
在古代若要控制整個伊比利半島,埃武拉是重要的中途補給站之一。軍隊商旅從地中海沿岸到里斯本,都要在埃武拉停佇休息,誠如人骨教堂上刻的詩句「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如今我們從里斯本往西班牙走,到這裡來看各個時期的建築與歷史遺蹟,更為停佇在埃武拉找到了最佳的藉口。摩爾人已離去,哥德人已遠,羅馬人更不知去向?人的一生短短不過百年,在歷史長河中猶如彈指,明白了無常,更要珍惜每一天。不問成敗,不計得失,盡力過好每個日子。在這裡的一天中看盡歷史滄桑,嘗過美食,離開時天色已近黃昏。在夕陽無限好中,我將以愉快的心情去迎接明天早上的晨曦。
〈本文轉載自2019年5月23日世界日報副刊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