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Stop Smoking

【龍哥部落格】
致力弘揚粵劇甘秀霞樂在其中

陳龍禧

糅合唱做唸打的表演藝術粵劇,又稱「廣東大戲」,由甘秀霞社長及一群愛好粵劇票友組成的「達拉斯粵劇社」,全體社友秉持著共同信念,3月17日在達拉斯華人活動中心,齊心進行了一場成功的春季公演,創造出讓欣賞者驚奇的表演奇蹟。
粵劇在香港與電影淵源深遠,關係密切,不少演員是影劇雙棲。2011年元旦甘秀霞在達拉斯號召成立「達拉斯粵劇社」,二十多位票友個個都是事業有成,或是退休業餘愛好而參加演唱粵劇戲曲,大家是多才多藝,演藝超群,人人都將淺易精雅的曲詞、簡單而富趣味的情節,演唱技巧至「藝臻化境」。
「達拉斯粵劇社」在甘秀霞等愛好者策劃下,以表演優質的傳統粵劇,結合音樂與身段,詮釋中華傳統經典歷史故事著稱。這場2019年的春季公演,除了帶給愛好粵劇者獨樹一幟的藝術饗宴,也厚實達拉斯的深度文化底蘊。只有用「神乎其技,觸動心靈,餘音繞梁,風華再現。」才足以形容。
甘秀霞出生於廣東新會。三歲随父母到香港,高中在香港受教育,成績優異而保送到臺灣讀師大國文系。她1977年移民加拿大,在多倫多教授傳統文化教育課程。現居達拉斯,2000年開始為《達拉斯新聞》執筆以散文與小說為主的「乘風專欄」兩年。曾任2007至2008年「任世界華文作家協會」北美達拉斯分會(北德州文友社)會長,是休士頓美南華文女作家協會永久會員。作品有《母語外語》、《没有脚的女人》、《你願意做什麼?》等。著有《乘風草堂散文精選》。
甘秀霞筆名乘風、甘子,是位在達拉斯僑社很活躍的表演藝術名人。她幼年上佛教小學受教一年,1966年完成中華基督教會屬下的嶺英中學曜社學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文學根基深厚,所以可演藝傳神、韻育文化。在她帶領下「達拉斯粵劇社」表演充滿對家園、土地、及人文的讚頌,獨特的視覺美學及美善曲藝韶樂,帶給觀眾連連驚歎。
因為受老公當科技人的影響,甘秀霞跟隨時代進步,可以使用現代3C。她說「在嶺英中學六年當過社長、文書及總務,打下她能領導社團、能做行政的基礎,證明在學校參加社團,真的會有收穫,絕對是值得。」她能用電腦經營部落格「乘風草堂」與「秀霞文集」。並在達拉斯新聞執筆「達拉斯粵劇社」專欄《紅船隨拾》,定期舉辦戲曲與文學講座及演唱會,在達拉斯地社區努力傳揚粵劇文化,推展廣東戲劇曲藝。
甘秀霞1970年臺灣師大畢業,她說「回港執教前,瘋狂熱愛百戲之祖「崑曲」達到無法想像的程度。」在師大修業期間,曾從崑劇名家顧傳玠之夫人張元和女士學身段,從崑劇名票兼崑曲劇本收藏家焦承允老師學唱功,並粉墨登場演過崑劇《牡丹亭》、《長生殿》折子戲《小宴》楊貴妃一角,圓了穿戲裝上舞臺夢。回香港後因環境變遷,當了盡責的老師,雖然無緣再登台,但熱愛的程度絲毫未減。
儘管是40幾年前的事,甘秀霞直到現在,一談到學崑曲辭藻之美,登台演戲,仍舊眉飛色舞,津津樂道。她回想當年為了去「國軍文藝中心」看戲,過了女生宿舍門禁時間,只好偷偷摸摸爬牆,有時候甚至睡在老師家,真是為了觀摩名角的身段及唱腔,花費不少苦心。她耳濡目染,除了看也愛唱。對於推廣粵劇,她認爲在粵劇傳統框架内走革新路線,讓新一代容易接受與學習,粵劇文化才會有人接班繼承並予以傳揚。
甘秀霞成長在一個文化氣息濃厚的家庭,母親是粵劇迷,從小是香港國泰戲院常客。她說,以前母親沒讀過書,但天資聰穎,聽過的說書均能背誦如流,常陪她五個兄弟姐妹看卡通片,她們則陪母親看粵語片,那時候就已經愛粵劇、越劇的韻味;喜歡歷史的父親寫得一手好字,曾用報紙一角寫給她「匹馬斬顏良 河北英雄皆喪膽 單刀會魯肅 江東豪傑盡寒心」的字條,讓她珍惜保留在百寶箱至今。
深受父母影響的甘秀霞,讀一年佛教學校,聽過師父講佛經,在基督教學校讀6年,常聽牧師講解聖經。她表示,在嶺英時的國語老師李秋雲,著有《中國文字草簡源系》一書,有「老佛爺」雅號,學問淵博,人人都向她求教,在學校就對她很好。臺師大畢業回香港培英教書,又和老師一起共事,甘秀霞透露,老公能夠娶她,也是老師作媒,還送她一對日本養珠耳環,一直和她陪嫁的寶貝飾物放在一起至今。
談起讀高中時的青春歲月,甘秀霞至今仍點點滴滴都是愉悅的回憶。她能靜能動,讀書成績好,才能保送臺師大;能唱粵劇又是女排校隊,從後備打到正選,還當隊長被譽為「排球新秀」。讀師大期間遠征臺大打橋牌、校慶日廣邀各校系學生,參觀龍泉街女生宿舍305室,還有選修汪中教授《詩選》課程,第一堂課寫平仄繳白卷,後來勤能補拙,愛上詩詞,也愛上了杜甫的詩和他的草堂,加上蘇軾的《水調歌頭》…我欲乘風歸去…,這就是甘秀霞把書齋命名為「乘風草堂」的緣由。
甘秀霞的著作「乘風草堂散文精選」有紙本書也有電子書。書中敘述她的生活點滴:包括她的經歷、讀書心得、對中華文化的探索及對自己愛好的執著。內容細分:家庭、師友、竉物、心情、戲曲、歷史文化、韻文及讀書報告等篇章。文章呈現各種體裁:輕鬆有趣的小品,美麗動人的詩歌,也有以嚴肅態度論述中國古代經、史、子、集文化思想的重要,及其對後世子孫立身處世的影響,藉以呼籲大家正視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
 移民海外就如同移植連根拔起的樹木,總有如失根困頓的過去再重生。甘秀霞在《雁過留聲》文中提到,難忘的事值得回憶,不管是甜是苦,都不平凡。她文中提到曾經歷過外子被裁員,舉家搬到小鎮開加油站及中式快餐店,自己替人家看孩子、當保姆的陳年往事,一家人雖然不是富裕過日子,卻是北國生活難忘的回憶。翻閱她「乘風草堂散文精選」這本經過多年感情抒發的著作,這些文稿是甘秀霞的生活見證,也是她人生的寶貴記錄,值得新來者參考。
甘秀霞表示,她雖然擅長文學寫作,但是也醉心舞台。對於2009年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粵劇逐漸得到國際認同,也愈來愈多人對粵劇產生興趣感到欣慰。她強調「達拉斯粵劇社」不定期舉辦戲曲講座,她至今仍記得在布蘭諾海格圖書館舉行《孔雀東南飛》講座,第一部分由譚冠濠分析《孔雀東南飛》這個戲曲,並由張紹平醫生二胡演奏一曲《豫北敍事曲》,當天劇友濟濟一堂,意猶未盡,效果很好。
 每個人生來都有他的使命!甘秀霞覺得她對於粵劇天生就有基因,所以願意全心投入演戲,也將粵劇的傳承視為願意負荷的責任。她鼓勵愛好者除了勤練基本功,還要多讀文學、歷史,以豐富積儲,加強本身的文化修養,期望粵劇的新秀演員,並透過舞台演出,能開展出新的天地。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