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粵劇社】
序言——論萬雪梅的《覺醒:凱特·肖邦作品新論》

▪上海外國語大學 虞建華▪

每次遇到萬雪梅,總見她笑意燦爛。即使遭遇學術困惑或研究障礙,前來探討求解時亦不見愁眉,仍然笑容可掬,讓人誤以爲她並無真正的焦慮和負擔。這是她抹不去的性格特徵。不管教書、撰文如何辛苦,她似乎總能發現有趣的話,開心的事。如果你把視線從她臉上轉至她書寫的文本,你會發現,她做學問是嚴肅的,思考問題是深刻的,學術追求非常執著。她的笑臉帶有迷惑性,掩蔽了背後熬夜苦度、伏案筆耕的艱辛甚至痛苦。
她的成果能説明問題。博士畢業没多少年,她除了把博士論文《美在愛和死——凱特·肖邦作品研究》整理修訂出版之外,又對這位在世界文學中具有特殊意義的女作家進行了不同視角的研究,主撰第二部凱特·肖邦研究著作《覺醒——凱特·肖邦作品新論》,聚焦於這位美國女作家筆下覺醒主題和覺醒的女性形象,進行了重新探究與定位。萬雪梅没有就此停步,進而承担了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項目“凱特·肖邦的經典接受與中華文化中的闡釋研究”,展開了又一項凱特·肖邦研究。這是一項帶跨文化性質的研究,有難度,也有新意,因此非常期待能够早日讀到這部實施中的研究專著。這三本書可謂連台好戲,為已成熱門的國内肖邦研究增加了額外的熱度。
如今,《覺醒——凱特·肖邦作品新論》已經完稿,即將付梓。我注意到了書名中的兩個關鍵詞。第一個是“覺醒”。“覺醒”指長期迷蒙狀態之後的頓悟,猶如昏然長睡之中一“覺”“醒”來。“覺悟”强調過程,“覺醒”强調結果,具有瞬間性,也暗示醒悟之後具有關聯性的行動。這兩個字來自凱特·肖邦的小説代表作《覺醒》,其中的女主人公曾滿足於順從丈夫、犧牲自我的賢妻良母的角色,但自我意識被唤醒之後,她挣脱束縛,離經叛道,開始追求自己作爲平等個人的生活。小説家本人“覺醒”於女權運動之前,是反叛傳統男權統治的先驅者,曾遭受了强大的舆輪打壓。但後來出現女權主義運動,女權主義批評家們把凱特·肖邦作爲文化旗幟,高高舉起。一度被貶為異端的《覺醒》,也被視爲女權主義的先行之作。
這部肖邦《新論》也以小説中女性人物的“覺醒”爲主線,但范圍拓展到了更多的作品。萬雪梅既回溯和反映百年來國内外學界對凱特·肖邦及其作品《覺醒》等的研究情況,也討論肖邦小説文本中女性意識覺醒的主題和覺醒的女性人物形象。書稿作者聯繫肖邦的生平和創作思想,討論作家本人通向“覺醒”的心路歷程,也討論表現主題的藝術手法,即作家的女性主體性意識如何化作筆端一個個“覺醒”的女性人物,這些人物又如何代表了某些引領社會思潮的新觀念。
第二個關鍵詞是“新論”。顧名思義,“新論”必有其不同於以往研究成果的新成色和新特點,必定對“舊論”有所超越。首先當然是論述觀點之新,專著中的討論引向對肖邦的重新定位和對她創作的女性形象的新認識。同時,討論的外延也涉及了身心健康、婚姻和諧、教育成長、族裔倫理和自然生態等更加廣闊的社會層面,這些方面也都能給人以啓迪。其次,論證方法上也有創新。除了與社會語境相結合的討論之外,萬雪梅還運用了語言學方面的相關理論,比如第二章第四節,就是運用語言學中功能文體學理論來闡釋《一雙長筒絲襪》中的女性消費意識的覺醒;又比如第四章第一節第一、二部份,則分别運用了認知語言學中的意象圖式理論和概念整合理論,對凱特·肖邦的短篇小説《智勝神明》進行了闡釋。這樣,細微的文本分析有了理論的支撑,討論就更具有説服力。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研究對象是外國作家和作品,但立足於中國視角,融入了很多現實的思考。
美國女作家凱特·肖邦在美國文學史上的經典地位已無可爭議,她的主要作品在我國都有譯介和研究,在外國文學研究界甚至普通讀者中頗有影響。但國内關於肖邦研究的專著尚不多見。萬雪梅能在較短期内出版又一本關於凱特·肖邦其人其作的研究著作,實在難能可貴,我由衷地為她高興。多年來她一直不斷求索,不斷進取,相信她還會有更好的成果奉獻給學界。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凱特·肖邦的經典接受與中華文化闡釋研究”(16BWW014)的階段性成果。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