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僑情國事】
透視美中經濟戰三大深層原因(四)

續前文
就像我剛才講的一樣,美國定下來了,拉著俄羅斯一起反對中國,俄羅斯對此是求之不得,俄羅斯一直拉著中國就是為了對付美國,不然他拉著中國有什麼價值呢?但是如果美國願意拉他,願意為他付出代價,馬上把中國扔掉。這是很確定的。所以隨著中美關係全局的變化,中國內政外交的全局正在發生影響深遠的變化,而這一變化很不幸的是在2018年剛剛開始展開,……戰略家需要再次體現出40年以前小平同志的膽魄、智慧、遠見、手腕和身段,而中國在這一選擇之中能否作出正確的選擇,我們拭目以待。
考驗中國領導人智慧的時刻到來
這是我對中美關係非常簡要的回顧,接下來我還有十來分鐘的時間略微跟大家講講去槓桿的問題,因為中美關係是全局,它會影響未來30年甚至50年,美國的一些戰略智庫已經想得很明白,美國從1945年到1991年差不多花了50年的時間搞垮了蘇聯,打贏了冷戰的勝利,美國也要有決心拿出30到50年的時間在中國還沒有能力全面挑戰美國的時候把它徹底摁住,現在不摁20年以後摁不住了,現在不摁,20年以後中國的經濟總量可能是美國的1.5倍。
到2028年的時候,中美的經濟總量大約都會接近市值30萬億美金,中國和美國的經濟總量會是一樣,按照《中國製造2025》的規劃,那時候在一系列關鍵行業我們跟美國在技術層面上會很接近。然後到2040年的時候,中國的經濟總量也許比美國還要大30%到50%,那時候美國就沒有能力把中國壓住了,所以美國要把中國壓住一定要趁現在。
對於如此重大的戰略抉擇,考驗中國領導人智慧的時間到了。回顧鴉片戰爭以來到現在為止,差不多180年的歷史,從1842年到現在接近180年,再一次又一次重大的歷史轉折關頭,中國總是作出錯誤的選擇,1842年歷史給了中國很多機會,但在多數時候,中國總是站在錯誤的方向,只是在過去40年,在小平同志的主導下我們賭了兩次賭對了,這兩次賭對我們就創造了如此巨大的經濟繁榮。1949年我們跟蘇聯搞在一起,搞錯了;1895年洋務運動搞的半死不活,我們跟日本搞一架,又搞錯了。在歷史上我們一次一次總是搞錯,現在好不容易搞對兩次,這次能不能搞對,大家拭目以待。
對年輕人來講,對30歲以下的年輕人來講,如果這次沒搞對,大家就回去洗洗睡吧。對於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來講已經無所謂了,……。但是對於年輕人來講,我們確實站在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關頭。
緊接著我來講講去槓桿,去槓桿這個問題是今年內政外交之中的另外一個交點,市場的爭議也很多,直到現在應該說爭議也沒有平息下來。我昨天在深圳時還談到了這一點,中國在漫長的歷史之中曾經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華夏文明的根源之一也是在山西,在中國明代以前,中國在王朝鼎盛的時候,技術的複雜程度、經濟的繁榮程度相對於鼎盛時期的西方世界也毫不遜色,直到19世紀末期英國人還做不出來瓷器,所以必須從中國大量進口瓷器,因為他們在技術上(達不到),工業革命已經100多年了,他們做不出來瓷器。
諸如此類這種技術上的創新還可以舉出很多,但毋庸諱言的是,當中國在1842年與西方世界開始全面接觸,並此後開始試圖融入西方世界和現代化的過程之中,這條路走的非常艱難,我們同意除了西歐的文明之外,全世界其它文明在試圖接納、融入西歐的文明和工業文明的過程之中都是困難重重,非洲到現在搞不定,印度到現在還不如中國呢,拉丁美洲、阿根廷,在30年代時阿根廷是世界七大工業國,從經濟總量來說日本在阿根廷面前完全是小兄弟,到了80年代,阿根廷淪落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拉美。但是在東亞我們看到了很多工業化過程的奇蹟,比如說日本,比如說後來的韓國,比如說中國台灣,更不要說香港、新加坡等經濟體。
把中國放在東亞地緣政治的背景下,中國現代化的過程走得異常艱難,直到現在好不容易小平同志給我們規劃了40年,我們現在又開始嘚瑟,沒嘚瑟兩天,老美跟你翻臉了,不會玩了。……不會玩了,不知道怎麼跟美國人玩,派人去人家那兒不接待,接待也就是給你一杯清茶就給打發回來了,兩手空空回來了。
為什麼呢?我們要去反思為什麼我們這個文明在工業化的過程之中會如此艱難,原因有很多,我也不能一一列舉,也不能給出終結答案,但是我的體會我認為有一條,跟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有關,我們工業化如此艱難,跟中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有關係。
中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與現代西方世界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格格不入的,在這一過程之中就有大量的誤讀、猜忌、摩擦、衝突,甚至非常不和諧。我們知道現代受西方教育的人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他有兩個基本工具:
第一個基本工具是對世界客觀的觀察和測量,我們要觀察星星,我們要觀察天體的運轉,我們要觀察經濟的起落,然後對它進行客觀的觀察和測量;
第二個工具,在此基礎上依靠嚴密的邏輯推演,依靠嚴密的一步一步步的邏輯推演,以數據觀察為基礎,以嚴密的數據分析邏輯推演為基礎去理解這個世界。
這是當今世界最主導性的思考方式。中國人如何理解世界呢?
包括很多受國教育的精英在內,更不要說普羅大眾了,我認為包括很多……幹部都是這樣認識世界的,中國人認識世界是兩根支柱:
第一根支柱是陰謀論,中國人認為世界上不管哪裡出了個事兒,背後一定是陰謀,一定有一些邪惡勢力、一些人、一些政黨、一些組織、一些企業在使壞、在布局、在謀劃、在挖坑。中國人認識世界的方式,一個根深蒂固的套路是陰謀論。
我們打開中國的《二十四史》,每一頁都寫滿了陰謀,陰謀論是中國人根深蒂固的理解世界的方式。張三對你說一段話,你馬上去猜他背後的意思是什麼?他想幹什麼?他有什麼陰謀?在人與人的交往之間、組織與組織的交往之間、國家與國家的交往之間,陰謀論是中國人思考問題根深蒂固的方法。任何時候我們看領導的內部文件,我們從來沒有忘記過和平演變,從來沒有忘記過「反修防修」,從來沒有忘記過西方境外敵對勢力要搞垮我們,要讓我們的江山變色,這種警惕在內部從來沒有(忘)過,這是陰謀論根深蒂固的反應。
包括疫苗事件出來,大家馬上懷疑有陰謀,有官員的子弟,有一系列的東西,任何一個社會新聞事件出來,馬上就有大量陰謀論來解讀,而且它可以獲得廣泛點讚,我們沒法兒平心靜氣、客觀地去看這個世界。
這使得我們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對話不在一個平行線上,從慈禧太后開始我們就是這樣看世界的。
第二個很大的問題是我們用類比來理解世界,我們用比方來理解世界,孔子時代就是這樣,到現在也是這樣,你要給他講一點複雜的道理他弄不懂,你打個比方他馬上就明白了。大量的政府文件,大量所謂中國人的研究都是在講故事、打比方,一打比方老百姓就明白了,不打比方,你弄一堆數學公式、弄一堆模型,大家不知道你在幹什麼,都覺得你在瞎扯淡。
比如說去槓桿。這是一個今年最重大的內政決策,我們的市場、我們的官員、我們的媒體是如何理解它的呢?我們把它理解為「收水」和「放水」,大水漫灌,小水滴灌,或者是把水龍頭擰住,這是中國媒體對去槓桿最標準的解讀,他把它類比成為「灌溉」。
這一看家裡,至少壓力的祖上就是莊稼漢,一看家裡人就是種莊稼的,他種過地呀,動不動把水龍頭擰開大水漫灌,一會兒把水龍頭關了,他是用這種類比去理解世界,不是用邏輯的展開去理解世界,用類比理解世界非常大的問題在於:類比是極其不精確的。
你講一次故事是很形象,但它是極其不精確的,它使得大量複雜的細節完全被忽略,使得人的注意力焦點、人思考的方式完全轉到了這個俗氣的故事之中。它使得基於此的對原始問題的理解很多時候會面目全非,甚至牛頭不對馬嘴。
但中國的漢字就是像形文字,像形文字本質上就是一種類比,太陽畫個圈畫個點,月亮畫個點,本來就是這麼類比出來的,像形文字就是基於類比發展出來的一種語言,這使得中國人骨子裡就是用類比來理解世界。沒法兒改變它,這使得我們沒法兒接受現代科學,使得我們跟美國人在對話時老是兩條平行線。
中國人講,「太平洋足夠大,可以容納兩個超級大國」,美國人愣了半天不知道這是啥意思。什麼叫「太平洋足夠大,能容納兩個國家」,這是類比呀,美國人就讓中國翻譯,「你給我說清楚,什麼叫「足夠大,能容納兩個世界」,中國人說不清楚了,它具體的含義是什麼?難道太平洋是中國的內湖嗎?難道中國的國境線是沿著夏威夷直接劃一道,西邊都是你的嗎?它沒有精確的含義,然後他不再說了。
中美交往之中大量的問題是因為文化上的衝突,他沒法兒理解你的含義,我們……很多話翻譯成英文中美國人弄不清楚你在說什麼,很多對話都是兩條平行線,各話瞎扯淡,扯完淡各走各的,跟我們的文化有關係。
全文完
From: http://www.taiwanus.net/
news/news/2018/20181117020433
1318.htm
註:台灣人公共事務會是美國非營利機構.專為台灣的民主和自由奮鬥。草根外交是重點工作之一。如有心為台灣貢獻請洽會長謝慶鏘Dr. John Hsieh at FAPATAA@gmail.com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