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Stop Smoking

填海造陸 香港要建史上最貴人工島

(本報訊)香港政府19日宣布,將斥資6,240億港元(約795億美元)打造一個面積1,700公頃的「明日大嶼」人工島,預料這將是香港史上最昂貴的基礎建設。
「明日大嶼願景」計劃是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2018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大嶼山發展計劃,主要是在香港島及大嶼山之間的海域填海造陸。大致可劃分為兩大項目,一是填海造陸計劃,包括在交椅洲海域建人工島,以及在欣澳、龍鼓灘填海及屯門沿海發展區。二是建造連結人工島與其他區域的交通基礎建設,包括從交椅洲向東連接香港島運輸走廊的鐵路及公路,向西連結大嶼山的道路,另外連結欣澳鐵路、西部海岸鐵路、P1公路及擴闊龍門路等6條交通要道。
人工島建造部分合計約花費3,510億港元,交通基建費用粗估為2,730億港元,總計6,240億港元,林鄭月娥去年表示,預計20至30年內實現這一願景。
香港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表示,「人工島至少能讓香港人住大一點,有效紓緩許多市民缺乏生活空間的困境」。島上預留7成作為公營房屋,可為約20萬人解決住屋問題。此外預料島上將提供400萬平方英尺的商業樓地板面積,也能紓解新界地區的人口壓力。
針對外界批評打造人工島所費不貲,恐掏空政府財務,港府表示,造價估算還在初步階段,同時澄清港府庫房將被掏空的說法。黃偉綸強調人工島也會有土地收益,若私人住宅有4.5萬戶,粗估收益就至少有7,070億至8,230億港元。
包括民主黨和公民黨在內的多個組織已公開表示反對,理由是根據香港過往基建造價的記錄,就有多個大型計劃在落成時嚴重超支,包括早期的新機場和近期的高鐵香港段,以及剛通車的港珠澳大橋,最後仍得由全民承擔,被譏為「大白象工程」。
學者專家指出,香港山多平地少,可以供發展的土地不多,因此自開埠以來,香港政府多次進行填海工程。時至今日,香港很多繁華的地區都是依靠填海而取得土地,包括中環、灣仔、銅鑼灣、尖沙咀東、啟德機場、港澳碼頭、九龍灣及觀塘商貿區等重要發展地方。當中有不少重要建築物或者地標都座落填海區上,包括國際金融中心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等等。由此可見,香港填海工程對香港的城市規劃發展以至整個香港社會的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此外,填海工程為香港帶來了就業機會,尤其是建築業。不論是填海造陸,還是在填海地上興建建築物,都需要大量勞動人口,這些就業機會亦養活了不少香港市民。此外,填海工程可以美化海岸線,改善沿海景觀。例如正在興建中的中環海濱長廊,落成後就可以使到公眾更加親近海港,享受休憩設施。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