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Stop Smoking

【僑情國事】
透視美中經濟戰三大深層原因(二)

續前文
回顧過去40年,我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們對小平同志的遠見卓識無比欽佩,也為他老人家在中國改革開放如此重大的歷史性轉折關口作出的決策表示由衷地敬佩和深深地思念。
蘇聯瓦解,鄧以「韜光養晦,絕不當頭」使中共避免成為美下一個對付目標
我講這個背景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今年中美關係出現了非常大的困難,中美恢復交往是在毛主席時代中蘇決裂以後毛主席作出的戰略抉擇,但在毛主席作出這一戰略抉擇時中美並沒有進入蜜月時期,中美甚至沒有建交,只是恢復了正常交往,但在小平同志手裡,把中美關係恢復正常交往迅速推升到一個非常高的水平,這一水平是我們40年所看到的所有局面非常關鍵的基礎。
如果我們回顧這40年中美交往的基礎,回顧這40年中國改革開放的基礎,我們會看到兩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這兩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都與小平同志的重大決策密切相關。
第一次重要轉折毫無疑問是中美建交。
中美處於蜜月時期,至少從1979年一直延伸到1991年,中國有一個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中美恢復交往,中國與西方世界全部恢復交往,中國可以對外做生意,大量派遣留學生,大量購買先進的機器、裝備、生產技術等,可以融入西方世界。
1991年發生了一次影響全局的重大事件,蘇聯解體。隨著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的解體,美國取得了冷戰的徹底勝利,在這一背景下中國作為美國對付蘇聯的一顆棋子,它的戰略重要性似乎迅速下降,所以在這一背景下中美關係向何處去又面臨著全新選擇。
面對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的解體,應該說黨和政府在當時……有人說是「十分驚慌」,我看有跟政府聯繫密切的學者出來的說法是「有驚無慌」,慌肯定不是那麼慌,吃驚非常地吃驚。在這一重要轉折時期,小平同志對中央作出了十六字重要指示「冷靜觀察,穩住陣腳,韜光養晦,絕不當頭」。
韜光養晦,絕不當頭。這是1991年蘇聯解體中央對國際局勢可能存在一定困惑和迷茫時,小平同志在極其關鍵的關頭給中央作出的指示,「韜光養晦,絕不當頭」。如果我們把這八字指示放在當今的格局下來看也是格外有意義的。
緊接著,「韜光養晦,絕不當頭」使得中國避免迅速成為美國的下一個對手,當美國取得冷戰的勝利以後,蘇聯集團倒下了,中國是有可能迅速滑為美國下一個戰略對手的,在這一背景下小平同志告誡全黨「韜光養晦,絕不當頭」,中央從那以後在很長時間裡也忠實地履行了小平同志的遺訓,這使得在很長時間裡中國沒有成為美國下一個戰略對手,之所以說「很長時間」,是說從2018年開始,甚至是從2015年開始,美國在越來越把中國視作新的戰略對手。包括在今年特朗普總統發表的美國國家安全報告之中,已經明確把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者」,也許準確的翻譯就是「戰略對手」。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掀開了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新篇章,這一輪的南巡對隨後穩定和進一步加速發展中美關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緊接著我圍繞這個話題稍微講一點,回到中美關係現在的局面。
鄧南巡後,中國進一步向自由經濟體制靠攏,美中關係進入蜜月期
中美關係現在的局面不是影響今年的股票市場,不是影響明年的股票市場,它會影響中國未來30年的國運,甚至會影響中國未來50年的國運。
我們現在所面臨的轉折和選擇就像我們在1978、1979民時面臨的轉折和選擇是一樣的,隨著美國越來越有可能率領西方世界把中國視為下一個長期的、最重要的戰略挑戰者,我們的國運很大程度上是賭在裡面,而這次下注跟1978年的下注是一樣的。但問題在於現在……有沒有1978年小平同志那樣的戰略遠見,那樣的遠見卓識,這是需要歷史來考驗的。這不是靠自己吹牛逼能做到的,這是需要經受歷史考驗的。
我們緊接著回到1992年的南巡。
美國這個國家毫無疑問是過去100年甚至150年這個地球上最成功的國家,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美國的科技和軍事實力、美國在全球政治生活之中的影響,在蘇聯曾經很強大的時期也頂多勉強跟美國可以分庭抗禮,但是蘇聯解體以後一直到現在,沒有一個國家有能力和實力去挑戰美國。
實際上美國在1890年時就已經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當年希特勒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跟希特勒的對手(包括蘇聯、包括英國)提供了大量軍事援助,但希特勒始終沒敢對美國宣戰。當希特勒的參謀問希特勒「美國人這麼壞,為什麼不干它一下呢?」希特勒說「德國的工業產出毫無疑問在全球數一數二,但是美國的工業產出相比德國的工業產出,美國在天上,德國在地下」。在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美國和德國的經濟實力差距就是這樣大,所以希特勒不敢貿然對美國發起攻擊。
從那以後,美國在1890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以後,在經濟、軍事、科技等方面的實力進一步迅速增長,達到了一個沒人能夠挑戰的地位,並且在很多時候占據了道德上的制高點。但翻開美國這個國家的歷史來看,包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甚至從美國建國以來的歷史來看,美國這個國家具有根深蒂固的傳教士情結,美國是由白人盎格魯薩克遜新教徒的精英建立起來的國家,這些白人精英在意識形態上、在骨子裡有根深蒂固的傳教士情結。
所謂傳教士情結就是他希望在全球範圍內推廣自己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並且始終把這一點作為國家對外戰略極其重要的基石。如果一個國家願意接納,至少願意接近或者表現為願意接近美國的意識形態,美國就願意跟你當朋友,美國就願意跟你正常交往,美國就願意對你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美國就願意幫助你。但是如果美國認為在意識形態上你跟它是格格不入,並且是背道而馳的,它就會把你看作陌生人,看作路人,甚至是看作凶惡的敵人。這是由美國的意識形態決定的,它自從建國以後,
美國的白人精英始終有深刻的傳教士情結。
我們回到這一點,再來理解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確立了中國要全面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宏偉目標,確立了要放手發展和鼓勵非公有制經濟,確立了要給經濟主體更大的選擇自由,這一點在美國的戰略家、美國的白人精英看來是在向美國的意識形態靠攏。所以儘管蘇聯解體了,中國選擇了「韜光養晦,絕不當頭」的戰略,並且歷史性地作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這使得美國不僅沒有把中國作為一個對手,而且認為中國正在明確地向美國的意識形態靠近,這使得中美關係進入了新的蜜月時期。這一重大抉擇也是小平同志在1992年作出的。
鄧接班人延續「韜光養晦」路線,中國在2千年加入WTO,美中持續友好
我昨天跟朋友吃飯,看小平同志的歷史,小平同志是一個很懶的人,常常打橋牌,從來不見他訪貧問苦,從來不見他深入煤礦,什麼深入工廠第一線去慰問工人,從來看不到。……小平同志從來不弄這個,但他每一次都是在關係國運極其重大的戰略選擇上能夠投下重注,而且這一重注能夠經受歷史的考驗,且這一重注站在當時,很多時候是力排眾議!
1978年跟美國如此交往,1992年,所有這些都是力排眾議。
昨天晚上我在微信上看到一個朋友給我發過來一段話,2001年美國決定歡迎中國加入WTO時柯林頓總統在美國國會的一段演講,柯林頓總統說:
隨著中國向市場經濟靠攏,中國人民不但有權利擁有夢想,而且有機會和渠道去實踐自己的夢想。這一變化必將帶來巨大的經濟繁榮,隨著巨大經濟繁榮的實現,隨著中國人民越來越有能力不僅擁有夢想,而且擁有實現夢想的渠道,……。而這一點將是美國政府堅定不渝地推行的目標。
柯林頓總統的這一演講深刻代表了美國白人精英對中國的期望和看法,代表了美國主流社會的看法,所以在那個背景下,以中國加入WTO為標誌,中美關係被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有很多力量在支持它,有戰略家在支持它、正常和中國做生意的商人…有很多利益在支持它,但總體來講,在小平同志南巡、中國加入WTO等等背景下,中美關係處在一個前所未見、非常和諧的時期。
哈佛大學一位教授有一次演講時我在現場,他提到,中國加入WTO以後,中美作為相互之間如此重要的貿易夥伴,貿易糾紛和摩擦之少在歷史上是沒有先例的。
兩個大國經濟體量這麼大,相互之間的交往如此密切,但貿易摩擦又如此之少,這個在歷史上是沒有先例的。重要的原因是兩點,美國的精英對你抱有期望,同時大量輸往美國的商品是由美國的企業在中國生產的,每當有一些對中國持有敵對態度/不友好態度的勢力試圖站出來找茬時,這些商人在參眾兩院,背後馬上就把他們拍死,而美國的戰略家也馬上會站出來說要「給中國一點時間,給中國一點機會」。
本文待續
From: http://www.taiwanus.net/
news/news/2018/20181117020433
1318.htm
註:台灣人公共事務會是美國非營利機構.專為台灣的民主和自由奮鬥。草根外交是重點工作之一。如有心為台灣貢獻請洽會長謝慶鏘Dr. John Hsieh at FAPATAA@gmail.com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