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Stop Smoking

【文友社】
文友社新書發表會書籍簡介

《老來不相忘》簡介
《老來不相忘》作者陳卿珍,筆名郁思。1935年出生今年 84歲。走過一段歷史長坡。在心律不整、胃酸逆流、口腔癌,交相糾纏的坡道上走得辛苦。能活到今天的算是幸運。還能出第三本書,也是幸運。兩個幸運讓我覺得日子過得有差強人意的幸福。
《老來不相忘》顧名思義大多是進入老年寫作的篇章。散文佔多篇,分五輯共四十七篇,小說七篇。
散文的五輯分別是:生、老、病、感懷、與隨筆。
生之喜悅包括人間生命的誕生轉折、花鳥世界的豐潤姿彩,是面向陽光書寫的一輯。
老、病兩輯涵蓋了人生大起大落「風駐塵香花已盡」的淒婉深沉。
《老來不相忘》寫結婚五十多年,從年輕的磨合走進老年夫妻的相扶相持,很不容易;就選它作為書名。其他幾篇有母女親情、兄妹親愛、白髮親切、老友離情,都是生命裡印記深刻的感受。
病,把生活陷入困境卻無處可逃。幾篇寫透過灰暗傾倒的廢墟,到重建屋樑磚瓦的新居。朋友知道先生女兒先後得病,在電話裡大聲疾呼「妳是全家的棟樑,一定要爭氣啊!」
輯四的感懷、輯五的隨筆,其中界線並不清晰可辨。感懷篇有隨筆的身影,隨筆篇有感懷的嘆息。檢視一番,竟然是散文裡篇章最多的兩輯。
湖水泛輕舟,岸邊風景看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敝帚自珍,我讀著有些景色,他人讀了不過爾爾。
生活的步道隨著年歲越走越遠,也越走越慢;最後成為原地的踏步,踏出許多輕煙淡霧,瀰漫著日子裡的歡樂悲傷。
清晨的腦海指揮著風濕關節痛的手指,坐在桌邊敲打鍵盤,把那些歡樂悲傷,一字、一句、一段、一篇的敲出了這本書。
離開出上次出書已經八年。八年在人生的長河中汲汲營營。不能小舟從此逝,就在文學的江海中安度餘生吧!
六篇小說書寫虛實人生。開餐廳接觸的人與事、老友新知的人生經歷,都可加點油添點醋,描繪出真真假假的人間故事。

《ㄧ個選擇遺忘的城市》簡介
《一個選擇遺忘的城市》作者王國元1947年生於臺灣北港 ,筆名「元嵊、阿元、亞倫」,臺灣省雲林縣人,東海大學建築系學士,多倫多大學建築碩士,聖路易華盛頓大學建築碩士,上海同濟大學建築博士,現居德州達拉斯。
曾任世界華文作協北德州文友社社長,達拉斯華人獅子會會長,東海大學校友會會長,達拉斯詩社副社長,設有部落格「王子專欄」
著作計有散文類:《一程山水一程歌散文集》,《一個選擇遺忘的城市散文集》。小說類:《瑪丁尼茲兄弟的故事》,《上海1990》。詩集類:《在春雨綿綿中寫詩合集》,《在炎炎夏日中寫詩合集》。
《ㄧ個選擇遺忘的城市》 自 序
距離第一本散文集《一程山水一程歌》的付梓迄今已逾十個年頭。古人說「十年磨一劍」,其間有機會涉獵了許多中外好書,也增添了多篇付出心血的文稿,寫作技巧雖略有長進,但距離自我期許的目標仍然有一段遙遠的距離。時光荏苒,不知不覺中邁進了老年期,看書兩眼茫然的時辰終是來臨,對於文學愛好者而言,閱讀上的困擾猶如行履的不便,於心境而言也是一項嚴重的考驗。再面臨平生知己半零落的傷懷下時而情緒墜落谷底,影響了寫作上的進度與激情。
新書《ㄧ個選擇遺忘的城市》是個人的第二本散文集,文集有五個篇輯,包括了「旅遊篇」、「文學報導篇」、「建築篇」、「影劇篇」及「感懷篇」等,共選二十七篇文章外加新詩ㄧ首。在二○一七年歲末寒峭裡,九十二歲的老母親走完了她人生的坎坷路。對母親的感懷,人子欲將此書獻給她作為永恆的懷念,誠如第一本散文集是紀念早逝的父親。
旅遊篇裡的〈詩來汶萊〉,是筆者親臨汶萊王國參加東南亞詩歌大會的遊記,非常榮幸得以覲見汶萊國王並與之握手,會後應詩人吳岸之邀轉往沙嶗越參觀馬來西亞雨林,在他家裡舉辦的ㄧ場小型音樂會裡,馬國眾文友的精湛樂器表演及歌謠的助興讓人難忘。二○一七年八月驚聞詩人吳岸棄世,留給我無限感懷,為這位參加過沙嶗越獨立運動而坐牢十年的好友不勝噓唏。文學報導裡的巴布‧狄倫是二○一六年的諾貝爾獎得主,他的獲獎在文壇裡曾掀起ㄧ陣的騷動與議論。建築篇裡的〈高第,我來遲了!〉是近年遊巴塞隆納的最大收穫,終能親自瞻仰建築天才高第的傑作,嘆為觀止。影劇篇裡有幾部感人電影的評介,也有筆者親往奧克拉荷馬州聆聽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布‧狄倫的演唱會。最後的感懷篇當推懷念母親的三部曲:〈母親的壽宴〉、〈母去樓空〉及詩作〈當母親不再識我〉等。
李商隱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雖然自建築專業退休,仍然筆耕不輟,只是速度漸緩。閒時常與幾位文友相互砌磋、交換意見,在自己的餘生裡,慶幸仍有文學相伴直至永恆,理應知足感恩。
哈利路亞 王國元寫於達拉斯

《溫莎堡的黃玫瑰》簡介
《溫莎堡的黃玫瑰》,作者王曉丹,1987年畢業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曾任江蘇省作家協會《雨花》雜誌社小說編輯。1990年代移民美國。主要作品有詩集《麗娃河》,散文集《帶一顆心去》、《溫莎堡的黃玫瑰》,傳記文學《雅線意彩——記書畫大師董欣賓》等。
《溫莎堡的黃玫瑰》是一本遊記文學,由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作者足跡遍及美洲、歐洲、亞洲及加勒比海域,書裡不僅有風景名勝、地域人情的生動再現,更有歷史的追述、文化的思考、文明的傳播。正如詩人杭煒先生在評論中寫道:「作者在描寫異國他鄉見聞的同時,滿懷東方女性的細膩、詩人的溫情以及一個基督徒的慈愛,向讀者呈現了一個更加深邃瑰麗的世界,呈現了一幅幅歷史與現實的人文插圖。……我慶幸這次閱讀沒有淹沒在女性作家甜得發膩的文筆之中,由衷讚歎作者的文句端莊,行文從容,每一處的敘述和白描都是那麼流暢嚴謹,她娓娓道來,她的講述不可抗拒。」
著名學者陳東有先生則稱這本書是「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結合得甚好的「兩萬」之書,既有游,又有書,游者,從東半球到西半球,何止萬里;書者,古今中外、詩文劇歌,信手拈來,落筆從容。這位本書序作者,更在序文結尾處寫到:“如果你想讀書,在你選的書中,別忘了這一本《溫莎堡的黃玫瑰》;如果你要去遠遊,那就帶上這本散文集,說不定在你面對的名山大川、古物勝景之中,正好和這本書中的天、地、山、川、人、物,甚至書相遇,那不也是一件巧事、美事麼?”

《字裡乾坤--談正體中國字》簡介
《字裡乾坤--談正體中國字》作者夏永昭 ,四川萬縣人,1952年岀生於臺灣新竹。1976年自臺灣東吳大學英語系畢業,1995年自東德大企業管理研究所畢業。旅美多年,擔任中文家教老師。
「正體中國字」是以「六書」為原則而創的,「六書」包括「象形、指事、會意、轉注、形聲、假借」。
小時候讀書是先認簡單的字,如:「日月田禾大中小力」等,這些字中的「日月田禾」是「象形字」,「大中小力」是「指事字」,「象形字」和「指事字」是造字的基礎。換句話說,它們是造「會意字」的積木,英文叫做「building blocks」。如果把握住這個概念,再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來看一個個的「正體中國字」,就會發現它們的裏面包含了數個拼圖片,拼圖片越多,就越能編織岀創造它們之老祖先們的生活方式、喜怒哀樂以及養生送死的人生觀。
《字裡乾坤-談正體中國字》這本書是用「就字論字法」的方式來詮釋字,也就是英文所謂的「“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舉「山谷」的「谷」為例,「谷」字分為「起筆四劃和口」兩部分,如果把這起筆四劃想成是「群山」,而這四劃又寫在「口」的上方,正是表示山谷的北方是「群山」,這些「群山」可以擋住南下的寒風,使山谷裡的農民能安心地在這裏養家活口,繁衍子孫。「谷」字內的「口」是指農人的生活空間,也就是「社會」了。
山谷中的人家需要各式各樣的「容器」來煮飯燒菜、儲存水和食物。有了這些「容器」會使生活「容易」很多,所以「容器」的「容」字是由「宀谷」合成,「宀」代表著「家」。中國字中有許多「容器字」,如:「皿缶勺斗臼豆鬲」等,這些「容器字」竟然又再嵌入其他字內,如:「盤缸酌料稻豐隔」等,成為造這些「會意字」的「building blocks」。
《字裡乾坤-談正體中國字》第一冊共有九章,其中奧妙處就慢慢與您分享。

《歸人絮語》簡介
《歸人絮語》作者陳玉琳,祖籍浙江餘姚,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曾任高中教師,移居美國後從商。業餘愛好寫作,2012年開始擔任北德州文友社社長至今,並同時主編達拉斯地區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報紙----〈達拉斯新聞報〉內〈北德州文友社專欄〉,2014年八月起擔任北美華文作家協會財務長,2016年八月起擔任副會長。
2010年加入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成為永久會員,2016年歲末起擔任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副秘書長。
常有散文遊記與家居舒懷之作;發表於〈達拉斯華文報〉及〈世界日報〉與〈台灣中華日報〉,作品有《靜墨齋文集》、《歸人絮語》。
《歸人絮語》自序--再次的喜悅
經過七年,我終於出版第二本書了,這七年中有三年我沒好好寫作,因為得了青光眼。我曾擔心自己會失明,但當病情穩定後,我的心情卻呈現兩極化,既想在保住視力後寫下更多見聞與感動,又擔心荒廢數年後無法寫出滿意的篇章,幸好家人與文友不斷鼓勵我,使我又拾回寫作信心。2017年底協助幾位文友出書後自己也有強烈出書意願,加緊寫了一陣子後算算已夠再度出書,心中不免有些激動。
最近這兩年我的寫作之路並不順利,總覺得自己多年筆耕所栽種的這株樹苗紮根太淺難成大樹,卻又不知如何著手改進?幸好我因擔任北德州文友社社長,並負責在達拉斯華文報上主編〈北德州文友社專欄〉,常需刊登名家大作,時時拜讀優良佳作是開拓我寫作視野的重要關鍵,逐漸地我學習縝密構思並去蕪存菁焠鍊文字後,更有信心地在鍵盤上敲打出較有深意的篇章,希望小樹能根深葉茂,就在這種自我期許的意念中我的創作興趣更加濃厚。
青光眼手術後我的視力逐漸穏定,從那時起為保護眼睛我多以閱讀紙本書來取代上網閱覽,閱讀後的掩卷沉思總讓我感受到心底那份深厚的感動,日積月累遂成為一股逐漸增強的創作欲望,就在不知不覺中我生活裡的寫作素材增加了,輕鬆下筆順利成篇,寫作樂趣令我十分欣悅,投稿不斷被刊出更是另一種鼓勵,至此我的創作數量增加,也意識到寫作不僅可充實生活,且能穏定身在異鄉的漂泊情緒,因而更專心寫作。
也就在此時我發覺半生經歷中有許多特殊故事值得一書,而我熟悉的散文體材無法細膩表達人物形貌與故事細節,於是我嚐試寫小說。可惜閉門造車終難成篇,幸得熱心前輩指點,我大膽嚐試的習作漸露雛形,學習改進的過程非常充實,年過花甲的我常因些許進步而雀躍,個中情趣對我又是另一層的鼓舞,終於決定要將這幾年的學習成果再度付梓。
2017年底決定要出版第二本書時,正是我旅居美國滿二十二個年頭的當口,離鄉二十餘載感觸良多,回首來時路我走得興味盎然,遍遊美國各地後離愁已漸被歸屬感取代,於是決定以《歸人絮語》為此書名。又想到這次出書要改進七年前首次出書的疏失,出版第一本書時缺乏經驗,未將目錄分類致使篇章排列顯得無序,如今出版第二本書我做了改進,將目錄分為五類。〈山水情懷〉中收錄了十一篇遊記,是我這些年到各處遊歷的實錄,我珍惜與山水結下的每份情緣,更以極歡喜的心情將它們集結成書。〈親情〉這部分雖僅有四篇短文,卻記錄了我與家人最美好的互動,因著這份美好,為此書增添溫馨情。〈我聞.我見.我思〉是全書篇章最多的部分;共二十一篇真實記錄,記下我的生活感觸與見聞,更有許多友情的緬懷與俗事的觀感,我真開心用文字記下曾在我心中出現過的珍貴感受,它們都曾豐富我過往的生活,如今因此書的集結而留住我曾經的感受,這種感覺真美好。〈文思的啟迪〉這十篇心得報告,是我真實的學習感受,我自幼的庭訓正是要不斷學習,自然不會停滯於這為數不多的學習心得中,定會繼續追求進步。〈憶故人〉是全書篇章最少的部分僅有三篇;卻是我最費心力之處,如這篇〈小嬸秋吟〉,是我初次嘗試以短篇小說的方式來書寫人物,修改多次才定稿,卻在其間獲得極大樂趣,也建立繼續書寫短篇小說的信心。
一本書的完成除個人的努力外定還須助力,我這本文集也不例外,除得到家人與朋友的鼓勵;還特別要感謝亦師亦友的韓秀姐,這二年我在她的指導下學習到許多寫作技巧,更感謝她在得知我要出書後特為我寫推薦序作為鼓勵。

《我愛的前世來生-吳公子詩集》簡介
《我愛的前世來生-吳公子詩集》作者吳公子何許人也?詩人也。吳公子的第一首詩《螢》不是詩,是歌詞,譜了曲。創作於1980年5月15日,刊登於1986年6月30台灣中央日報海外副刊,收錄於1987年中央日報編印的《海外詩箋》,也收錄於2010年台海出版社出版的《我在夢中遇見你──吳公子詩集》。吳公子曾於1980年5月於文化大學舉辦的校園民歌演唱會中,演唱他所創作的這首歌曲《螢》。
十九字詩是甚麼樣的詩?十九字詩是吳公子自創的「十九字七行標點詩」,簡稱「十九字詩」,每行十九字,共有七行,各行最後有一標點,整首詩之右為一列七個標點。吳公子的第一首十九字詩《卡拉馬佐夫的十九字詩》寫於2009年10月30日,收錄於中國戲劇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我的愛你會明白──吳公子詩集》。吳公子的第三千首十九字詩《三千首十九字詩》寫於2017年12月31日,收錄於光明日報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我愛的前世來生──吳公子詩集》。
為甚麼要有十九字詩?吳公子寫於2010年11月24日,收錄於中國戲劇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我的愛你會明白──吳公子詩集》是這樣說的: 《十九字詩的十九字詩》
我若是寫三十年的十九字詩,也非不可能,
終究,我已經寫了三十年的非十九字詩了。
既然是唐有唐詩、宋有宋詞、而元有元曲,
讓民國有個十九字詩可寫,也沒甚麽不好。
更何況日人有和歌俳句、英人有十四行詩,
中國人有五言七言的律詩絕句,就為新詩,
增添七行的十九字詩罷。我就是這樣想的。
《我愛的前世來生──吳公子詩集》是吳公子創作及主編的第14部詩集。這部詩集的編輯對於詩集的介紹是:「這是一部詩集。近幾年來,吳公子醉心詩歌創作,堅持每天寫一首每年寫300餘首,每年在大陸出版一部詩集。詩集內容有對往昔歲月的回憶,對親情的眷顧,對友情的執著,亦有作者遊歷世界名山大川對自然風貌的描繪。更多的內容展現了吳公子對中國傳統文化儒、道、釋的領悟,以傳承三家的生活觀與價值觀!詩歌形式是吳公子自創的『十九字七行標點詩』,簡稱『十九字詩』,語言質樸。本書收錄了吳公子2017年創作的『十九字詩』。」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