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Stop Smoking

【龍哥部落格】
極彩華麗膠彩畫家黃鴻基畫技讓人驚艷

陳龍禧

提到臺中大甲,很多人的想到的就是媽祖廟鎮瀾宮很有名。但現在還有不少有名的藝術家,也都出自大甲,而且已經逐漸形成北部是復興美工天下,中部是大甲高中美工分庭抗禮的局面,其中獲得傑出校友的黃鴻基膠彩畫、書法及攝影藝術都很傑出,已在臺灣和日本受到矚目。
黃鴻基是臺灣台中人,出生在一個富有藝術氣息的家庭中,自幼喜歡塗鴉,小學開始練習書法,高中選擇大甲高中美工科就讀,努力學習繪畫,奠定了良好的根基。他在素描、油畫、水墨等中西繪畫技法,加上書法,各領域都有很好的成績,退伍後即以美術專長從事美工設計企劃業務,並在就讀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進修,後來又師事林之助老師學習膠彩畫、李谷聲老師學習書法,更擴展了他的創作內涵與人文素養。
膠彩畫家黃鴻基曾在臺中救國團素描班任教8年、書法班7年,聯青社全國書法比賽、全國第一屆獅子會盃書法比賽、聖壽盃、國泰盃等全國書法比賽評審,聖壽宮書法指導老師。黃鴻基一直以自己是大甲高中美工科第一屆培養出來的畢業生為榮。他也是門諾長青社區大學、松柏長青社區大學素描老師。
鄉下學生要學才藝都是要走過ㄧ條非常心酸艱辛的過程,1999年是黃鴻基繪畫創作的轉折㸃。他經由友人推薦,認識國內最著名的膠彩畫家林之助教授,在同意:教授往生前不加入畫會、參加比賽及舉辦畫展三條件,期待他對膠彩畫無怨無悔投入後,獲得林教授首肯,傳授膠彩畫的寫生觀念與技法。他也利用每年五月,林之助教授自美返國時向其求教,膠彩畫成為最近二十餘年,他的主要創作媒材。
當我進入老師畫室學習的時候,黃鴻基說「就被嚴格要求沒看過的東西不可以畫,也不能看照片畫,更不能模仿他人作品,要親自寫生。老師要畫孔雀養了一對孔雀、要畫鳥養鳥、畫花種花,但因後來保育動物法規定不能養保育鳥類,造就我日後投入飛羽攝影的主因。老師說要畫花,要跟花培養感情;畫鳥要跟鳥陪養感情,要用最感動的心去完成一張作品。」
黃鴻基認為,由於從二次大戰開始的對日本畫風的變革,到我們這一代受西畫的影響更是深遠,也變革出新一代的繪畫風貌。但對於大自然的關懷,以及色彩的運用、材料的用法,還是保有傳統的風味。黃鴻基說明「浮世繪」時指出:大家都聽過,但很少人研究浮世這兩個字,它源自於佛教,是世上現象林林總總,後來經過日本狩野派以歌舞伎的表現產生了「浮世繪」。
對於很多人問黃鴻基,而且很想知道他為何會畫日本女舞伎?他說,當初是因偶然的機會,看到男扮女裝的舞台歌舞伎表演,讓他對這個主題產生興趣。黃鴻基指出「一個男人要如何透過表情、眼神、肢體動作表現出女性的柔媚,甚至更像女性,對男優來講是一種很大的挑戰。」
黃鴻基強調,對我這第三方,要如何展現出他男扮女裝似男非男、似女非女的那種衝擊跟靈魂,才是我真正追求的目的。還有一些面具系列也都是黃鴻基探討人性,他說「日後會更增加在這方面著墨,表現當代的浮世人生。」
從2013年在上海城市藝術博覽會參展,黃鴻基迅速聲名大噪,接著2015年在臺中市「道禾六藝堂」膠彩畫個展;2016黃鴻基第一次個展是在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舉辦;日本福岡亞細亞美術館膠彩畫展,展覽以花鳥為主要題材,展現出大自然的美,加上膠彩顏料極彩及華麗的氛圍,更達到至真、至善、至美的視覺感官經驗。2016年 JAALA美術家會議東京都美術館國際聯展、2017 原顏藝術UY art「極彩‧華麗」黃鴻基膠彩個展,全都很成功。
黃鴻基表示,在日本福岡舉辦展覽,可以說這是某種臺日文化藝術的交流。藝術評論權威人士認為「黃鴻基的風格是日本浮世繪在思考的同時,西方繪畫的光影,立體感也存在,中國傳統繪畫作品的基礎也深刻,融合了每一種必不可少的元素,獨特的『青出於藍更勝於藍』風格和品味就誕生了。」
黃鴻基的花鳥畫,繼承了他老師的美學思想,重視感覺的寫生,畫風更上溯到近代日本畫家山口蓬春.兒玉希望等人的傳承,精細寫生又帶有華麗裝飾的意趣。他說「幾年前第一次舉辦個展,真是心情誠徨誠恐。」後來想到林老師曾經說過「辦個展就彷彿是赤身裸體地讓所有人檢視的過程,心情上一定會忐忑不安。」才比較安心。
身為臺灣的藝術創作者,如何表現生長的土地情感?如何反映自己的創作理念?一直是許多人長期探討的主題。黃鴻基吸收了日本、中國與西方的繪畫形式,融入自己的生活情感,創作出神形兼備,表現出鳥語花香的世界,是他的畫作最吸引人的特質。
由於顏料色彩華麗,所以表現的風格裝飾性較為強烈,作品大多在紙本、絹本、金箔、金箋(大屏風)上,極具富麗堂皇。黃鴻基受邀在日本福岡亞細亞美術館展出個展,也是其膠彩創作中重要的里程碑,他那次個展是以膠彩畫的版畫呈現,讓觀眾從展出的畫中一窺他創作的細膩與精隨之處。
「膠彩畫」又稱岩彩畫、日本畫,主要係以動物膠為介質,調和水與天然礦物彩色粉末,運筆描繪於紙絹絲麻或竹木材質的繪畫形式,在東方傳統美術中具有鮮明的風格與特色,其顏料豐富而多樣,種類多,技法更是複雜,可說是臺灣最美的技藝。然而「膠彩畫」卻曾遭到國民黨政府刻意打壓,一度失傳,幸好有畫家林之助挺身而出挽救,才得以保留傳承這深具台灣特色的畫法!
為人敦厚謙和,黃鴻基對物觀察敏銳細微。他表示,「膠彩畫」在明治維新後發展成日本畫主流,後來隨著寓臺的日本畫家引入臺灣稱「東洋畫」,以別於歐美的西洋繪畫形式。林之助老師在畫壇的地位,對台灣的膠彩畫影響甚大。後來應東海大學美術系主任蔣勳邀請開設臺灣第一門膠彩畫課程,膠彩畫正式學進入學院,也被譽為「臺灣膠彩畫之父」。
黃鴻基認真學畫,奠定嚴謹紮實的創作基礎,他的書法也是名氣響亮。2018年「臺灣國際書法彩墨畫大展」去年在臺中舉辦,共有包括臺灣、美國、新加坡、日本、香港、澳門及中國總共近兩百位書畫家共同參與,參展者不乏重量級大師及知名教授,作品均為一時之選,黃鴻基能擠身其中,顯見其書法藝術技藝不是等閒之輩。
「明天有明天的風吹 」是黃鴻基的老師林之助一生的座右銘。他很認同老師說的「我們的命運,就像風一樣說變就變,明天吹到哪不知道,也不用強求,明天自然吹明天的風,說不定,就吹出了另一種方向。」黃鴻基迄今猶記林老師臨走前還一再叮嚀「要用最感動的心去呈現在畫作上。他說從無的虛幻思想到呈現有的視覺感官,創作過程是相當艱辛。老師幽默的說比女人生小孩還辛苦。」黃鴻基現在也用心推廣,他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學習典雅的膠彩畫。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