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Stop Smoking

【粵劇社】
蝶戀花

甘子

最近看了一篇有關粵劇八和子弟的故事,與大家分享。
小蝶兒,出身梨園世家,十嵗的時候便跟隨母親「蝴蝶女」(著名粵劇花旦)在戲班生活。小蝶兒自幼聰明伶俐,未出娘胎便有演戲藝術「基因」。吃「華光師傅飯」長大,幾十年「踏台板」出入「虎度門」(粵劇演員出場的台口)歷經磨練,自然也能成材,與粤劇舞台結緣。
粤劇戲班歷史紛紜複雜,廣東本地戲班命運與「八和會館」有着密切關係。自八和會館於清朝光緒十五年(1889年) 創建,並成爲本地戲班行會後,對社會影響力與日俱增。在那段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内,人們的概念是:「八和就是戲班,戲班就是八和」。戲班從業者都自稱爲八和子弟,並以此為榮,甚至成員們未成年、未入行的子女,也視之為八和子弟。戲班從業人員都把八和會館作爲自己命運連繋的地方,把八和看作為自己的大家庭。
原位於廣州黃沙的「八和會館」在1938年間遭日軍戰火毁損,抗戰勝利後翌年,戲班藝人爲重振八和精神,由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省港戲班同仁及僑胞籌款買下現在位於恩寧路177號的館址,重建八和會館,再續粤劇薪火。那時候小蝶兒十嵗,平日常在八和會館玩耍,對「八和」當時重建會館的全部過程,至今日仍了如指掌,細節如數家珍。當年重建後,八和會館前廳用作會員平日見面閒談聚會,後座是大堂會議室,後段右側設有華光神像及粤劇先賢神主牌等,地方雅静清幽,人氣旺香火盛。直至一九五七年後,由於各種原因八和會館暫停活動,而這段時期小蝶兒加入了廣州粤劇工作團,擔當了「二步針」(日間花旦)角色。在舞臺地毯上一展身手。歲月蹉跎,六十年代中,小蝶兒和劇團藝人及「八和」一樣未能從那「十年浩劫,一場災難」中幸免。直至「文革」結束後,各行各業迎來了開放改革的熱潮。八十年代初在相關人員呼籲和有關部門支持下,八和會館再一次得到修葺,「老鋪開張」而逐步恢復活動。復館後的八和會館,前廳中歷經歲月磨損的腐蝕痕跡清晰可見,後座為某些藝人解決棲身之所而暫作宿舍。此時的八和,雖然看起來簡陋破敗,還未恢復它往日的榮光,但聚集人氣,平日裏人來人往,戲班人員在此談天説地的熱鬧情景得以再現。
1985年夏,經名伶丁公醒、少昆侖等發起倡議,廣東省粤劇八和聯誼會得以成立,丁公醒當選為會長,推選紅線女、羅品超、文覺非、郎筠玉為名譽會長,正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八和會館與粤藝團體又迎來復甦的新氣象。叔父們在八和會館閒情逸致地撫今憶昔,意氣正濃。復會後,小蝶兒與其他八和子弟面對八和會館的維修復建、房產權屬、收回八和墓地、八和史料整理等千頭萬緒的工作,任勞任怨、不計私利地東奔西跑。自小受藝術熏陶,對傳承粤劇常懷敬畏之心的小蝶兒意識到,歷經劫難的八和子弟及粤劇界全行極待處理的事很多,八和會館的歷史尤爲重要,但歲月不饒人,應趁很多老人家健在,儘快着手進行這工作。於是,她召集老叔父們組成了一個「老藝人資料組」,讓這些老人家為傳承粤劇發揮餘熱。當時由丁公醒帶頭,組織了靚少佳、羅品超、少昆侖、 白雲龍、黄君武、梁家森、蘇文俠、文覺非、郎筠玉、梅蘭香等叔父在「奮鬥一段時期」後,將快要失傳的南派藝術整理成書,並製作音像資料,使零散的粤劇藝術得以搶救。當時,這些年逾古稀的大老倌聚集在尚未修復的破舊廳堂内,你一言、我一語、你一拳、我一腿的「坐言起行」,不計天時暑熱有人邊流汗邊喘着氣,終於有《南拳》一書問世。老一輩叔父對粤劇藝術如此忠誠和厚愛,更體現八和弟子身上所獨有的「自强不息」、「有志竟成」的「八和精神」。
(資料來自網站-待續)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