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Stop Smoking

【龍哥部落格】
新平溪煤礦周朝南礦長談《煤記憶》

陳龍禧

臺灣數十年來不斷轉換、嘗試找新能源,其中早期臺灣經濟起飛的所需能源供應,全靠燃煤來供應火車、輪船、發電,乃至家庭日常,都是依賴開採煤礦來供應,但是隨著多起礦災,使用石油能源和進口煤碳的競爭,臺灣礦坑開始沒落,也接連一座座關閉,礦工漸減,在「煤.記憶─臺日煤礦文化特展」,展出周朝南礦長的照片,記錄下臺灣礦業群英的搏命辛勞,也宛如成為一抹逝去歷史的見證。可惜到了2000年關閉最後一個礦坑,繁華落盡後,曲終人散,煤礦及礦工也仍舊漸漸被國人遺忘。
周朝南生長在父母親戚都是礦工的家庭,曾任「新平溪煤礦」安全督察及礦長,他說「瑞芳、侯硐、平溪一帶,曾是全臺最大產煤區,全盛時期住戶達上萬人之多,產煤量高達680萬公噸,然而後來全部封坑,早年的礦區建築如今成為遺跡,只有少數經過整修保留下來,其中「侯硐煤礦園區」經政府修建,「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則是私人花費鉅款,整修後成為供人參觀。」
周朝南表示,早年台灣工作機會少,學歷不高的人,要能養家活口,很多人選擇到地底下當礦工,在高溫、潮濕又封閉的的礦坑內工作,往往只能聽天由命。不但如此,還有高達9成以上的礦工,因為長期在坑內吸入粉塵,染上矽肺病伴隨一生。對礦工很關心的周朝南,還特別帶我了解礦工的工作環境,並希望能向政府爭取礦工年金、整修園區,肯定礦工的貢獻。
煤與礦,炭與坑,交織出「新平溪煤礦」的黑金歲月真是令人難忘。周朝南指出,礦坑本由龔詠滄經營,因開採成本高於進口煤,於1997年停止開採,礦場逐漸荒蕪頹敗。然而龔詠滄對礦坑深情難忘,仍不時前往礦場巡視,因遇見前往探索礦業和鐵道遺跡的鐵道和攝影迷,再加上多位礦業友人的大力支持,他即開始籌畫將「新平溪煤礦」轉變為一座博物園區,保留臺灣珍貴的煤礦產業文化,還多次前往日本及加拿大等地考察,才於2001年一步步整建幾成為廢墟的「新平溪煤礦」,留下礦業曾有的輝煌一頁。
2016年10月「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和日本「田川石炭歷史博物園區」煤礦文化交流,舉辦臺日煤礦「煤記憶」文化特展,礦工回娘家及礦工生活歷史照片展,讓大家找回煤礦記憶,辛苦努力的工作,礦坑内作業,煤炭開採,坑道掘進,機器操作,坑道支撐,非常值得参觀回顧。周朝南礦長用鏡頭框住礦工的身影,努力收藏照片,礦工工具,礦坑檢查儀器,坑道作業,將「地下工作人員—礦工」在地層下的辛苦,以文字詳細記錄。
2018年10月「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煤.記憶─臺日煤礦文化特展」,再度在臺中及平溪展出的炭礦記憶聯展,超越半世紀的黑金吶喊。老礦長周朝南17歲就從採煤工、支撐工、掘進工等當到工頭,展出他珍藏多年,記錄礦工們身影的照片,包括礦工齊聚坑口等待入坑、乘坐台車入坑、出坑共同洗澡,從礦工工作實況到生活點滴等等,對於揭開礦坑工作的黑色面紗,讓大家認識昔日礦工們胼手胝足打拚的過往。
回想當年周朝南表示,清晨,萬物半夢半醒,遠處層疊的山巒依然沉睡於朝霧裡,平溪線鐵道煤車已經呼嘯於平野上,揭開了一天繁忙的礦區生活。他介紹說「台灣因多斷層,採煤面很薄,平均大約45至60公分。因此以前的礦工要趴著鑽進去、側著身子採挖地底下的煤礦黑金。」後來雖然進步到從人工採煤,邁入半機械化採煤時代,周朝南也沒料到無意間的坑內工作拍攝,居然變成重要的文史紀錄,讓現在人了解神秘礦坑內的工作樣貌。
從礦工到礦長,周朝南一生沒離礦坑。他說「順天理、應人情、適潮流」,地下工作人員—礦工,賺的都是賣命錢。他強調蹲姿採煤可見礦工有多辛苦「展出坑內的文史紀錄,可以證明採礦不見天日,汗水滴在黑色的泥石中,日以繼夜,只求溫飽,煤車載送的,是頑強的生命力,而互相的扶持是礦工們的生活寫照。」
周朝南說「入礦坑挖煤時時都有危險,所以礦工都有聽天由命的人生觀、仰賴大自然的必然。」他在介紹礦工攜帶安全裝備時指出「早期礦業從危險到比較安全,從興盛到沒落、從人工到機械,潮流不斷在改變,人如果不去學著適應,就容易被時代淘汰。」這是周朝南一路走來的智慧結晶。
礦業技師賴克富曾獲得英國劍橋傳記世界名人錄,在展覽中道出知足與感恩的信念。賴克富在礦場工作時,極有實驗精神,為了礦業的安全,他不斷改良許多機具與設備,最有名的就是改良德國的摩擦鐵柱,成為適合台灣薄煤層的「摩擦短柱」,用於支撐採煤層,避免岩盤塌陷,他的發明與改良中,增加礦業的安全性。
「礦工們出了坑,不是先去洗澡而是先去找隔日入坑要用的坑木,而後去打磨工具,最後才去洗下一身的煤屑。」這樣的流程,也凸顯了入坑的生命時時在搏鬥著,「使用相思木當坑木,一是來源夠多,二是夠硬,最重要的是,相思木在折斷前會吱吱叫,就知道要落盤了!」周朝南的照片,也從工作環境、工具到裝扮,留下許多採煤時代的寫照。
當年在坑外,有八成的工作是由女性從業員負責,從煤的分級篩選,操作翻車台,倒入卸煤櫃等均由女性包辦,在周朝南鏡頭下,這些女英豪留下燦爛笑容,或許已是對糊口的心滿意足。對應於工寮中女人、孩子的笑容,避不開的是一禎「X光檢查有病者名單」,照片背後是所有礦工的隱憂──矽肺病;照片中諸多原住民身影,周朝南也是在30年後得到證實,當年許多礦主因人手不足而赴花東招募人手,許多原住民衝著豐厚的待遇,甚至是整個部落移居礦場,「某個程度也造成原住民的小規模遷徒」。
黃朝南介紹一張煤礦坑道破碎帶大落盤區整修時的照片,參觀者才知原來礦坑內監工戴的安全帽是白色,機電工是藍色的安全帽,煤礦工是黃色安全帽。當臺灣必須設立煤礦博物園區,來記憶那段採煤的能源時代,周朝南希望記錄礦工的一系列照片,能讓台灣的年輕人記憶緬懷台灣經濟成長的底層英雄。
平溪不只有天燈!「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總經理龔俊逸表示,「煤.記憶─臺日煤礦文化特展」,展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記憶遺產的山本作兵衛礦工畫及多位攝影師的地下取鏡,每幅作品圖文並茂記載礦工採礦過程及心情。周朝南表示,臺灣和日本礦工國籍不同,但是採礦的場域及日常生活,卻驚人的相似。龔俊逸希望透過這次活動,能共同找回過去煤礦記憶與對於土地的情感。礦工的眼神往往訴說了許多故事,全身、全臉被煤屑塗黑,眼神中更透出堅毅和辛勞,尤其一抹淡然的笑容,更是應證了礦工們常說的一句話:「在坑裡,命是土地公的,在坑外,命才是自己的。」入坑搏命,黑煤染身的礦工,真是可敬的底層英雄。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