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Stop Smoking

【粵劇社】
嗩吶之家

甘子

嗩呐,廣東人叫做「滴答」。小時候在香港街頭見到吹嘀嗒的人,我們叫他做「滴答佬」。嗩呐是中國一種簧片管樂器,在閩東語、粵語、閩南語、潮語中稱為「的嗒」(Di1 Daa2啲打) 。傳統嗩吶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製,成圓椎形,上端裝有帶「哨子」(簧片)的銅管,下端套着一個銅製喇叭口稱為「碗」。現代加鍵嗩吶的外型則更像交響樂團中的雙簧管。
嗩吶約在元朝時由波斯傳入,但在新疆西晉時期的克孜爾石窟寺的壁畫中就有嗩吶演奏的繪畫,最晚在16世紀開始在中國的民間流傳,明清以來民間便經常使用。現代國樂團流行使用經過改良的嗩吶,按孔改為圓形。近代中國模仿西方的交響樂團而成立了民族樂團,但在中國傳統樂器中幾乎沒有銅管樂器,於是,作曲家在作曲時,將原本是木管樂的嗩吶,改為類似交響樂團中銅管樂的角色,因此嗩吶多用於雄壯需要氣勢的樂段。由於傳統嗩吶音域較小、缺乏中低音域、半音等音準難以控制,因此模仿了雙簧管等樂器的按鍵,發展出加鍵中音嗩吶、加鍵次中音嗩吶、加鍵低音嗩吶等樂器,以彌補民族樂團管樂中、低音聲部的不足。傳統嗩吶的管身有8個音孔,由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來按音。發音的方式,是由嘴巴含住蘆葦製的哨子吹氣使之振動發聲,經過管身及碗的振動及擴音而發出聲音。嗩吶能以嘴巴控制哨子以控制音量、音高、音色,以及各種技巧的運用,其音色音量的變化大,且能作出很圓滿的滑音。嗩吶演奏者必須具備視不同樂曲所需求的音色需求而調整哨子的技術。
傳統嗩吶樂曲分有:
1.宮廷樂:包括以儀式為主的雅樂以及用於軍隊或表達皇帝氣勢用的鼓吹樂之中。
2.戲曲伴奏:中國北方、西南方的劇種伴奏中都會用到嗩吶,京劇中也有少數的戲會用到嗩吶。
3.鼓吹樂、吹打樂等器樂演出:鼓吹樂指以嗩吶等管樂為主奏,打擊樂伴奏的演出方式,最有名的樂種是山東鼓吹;吹打樂為吹管樂器與打擊樂器一同的演出,比較有名的樂種如十番鑼鼓、浙東鑼鼓等,這類器樂的演出多在各種節慶或地方集市時出現。
4.歌舞樂:用於民間歌舞的伴奏,例如南方的採茶歌舞、北方的秧歌。常用在節慶及豐收等場合。
5.其他類型器樂曲:如潮州音樂、北管音樂,客家漢樂、 廣東音樂等。
6.婚喪喜慶:婚嫁迎娶、超渡法事時伴奏之用。
近期有一齣電影《百鳥朝鳳》,讓嗩呐重新走入人們的視野。電影講述了兩代嗩呐匠人對嗩呐這門傳統藝術的執着追求。在廣州白雲區的馬務村裏,嗩呐又稱「嘀嗒」,吹嗩呐的匠人被稱為「嘀嗒佬」。吹嗩呐曾是職業吹打隊中的一個工種,在人們婚喪嫁娶時負責吹奏。以前,馬務村的吹打隊因高超的嗩呐技藝,以「馬務吹」之名響徹珠三角。而如今,這個行當已失去大部分市場需求,這門曾讓馬務村名聲大噪的技藝也濒臨失傳。
隨着社會的發展,風俗禮儀的變遷和簡化,人們在進行婚喪嫁娶之事時,逐漸减少了對吹打隊的需求,馬務吹也隨之淡出大家的生活。馬務村一位村民說,這個行當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的市場需求,現在僅在一些偏遠郊區的村落裏,才有人在喪事上請吹打隊配樂。
甘子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內容是說南海有個嗩呐之家,一支嗩呐養活四代人。 原來在南海平洲平北有一家嗩呐工廠,這家 工廠創立於 1991年,厰主是林炳豪, 林氏的產品遠銷陕西、甘肅、東三省等大江南北。林家的工廠不大,僅有400多平方尺,裏面堆滿着各式製作嗩呐所需的木材原料。 木材是考驗嗩呐品質的第一步。新買回來的木材不能馬上用,要慢慢等木材透够氣,一批木材買回來擺三、 四年,木材自然乾燥之後做出来的嗩呐更加結實,不易變形。
2000年,創業九年開始小有積蓄的林炳豪一口氣買了十幾萬木頭,至今,在他的工廠裏已經存着超過30噸的木頭,最珍貴的就是那幾條酸枝。酸枝是嗩呐中的優質木材,擺的年份越久,製作出來的嗩呐音色越渾厚,杆身不變形。林炳豪說,有人曾開價30多萬向他購買這幾塊木,但被他拒絕了。
木材風乾够日子,會先後經過開料、開膛、車節位、鑽音孔等步驟,最終變成一支光澤油滑細膩、音色清脆的嗩呐。在製作嗩呐的十餘道工序中,如果說木材選定只需要足够耐心的等待,那麽開膛這道工序則純粹依靠手藝人的經驗。 在這個最關鍵的步驟上,為了提高成品率,林炳豪有一套「行家來到都要藏起來」的「架餐」——針對不同類型嗩呐的開膛刀,這套由林炳豪研發於70年代的刀具在刀鋒上作過特殊的處理,可以令製作出來的嗩呐密度扎實、管壁平整。不過,即使已經有很好的輔助工具,下刀時仍需要極豐富的經驗,下刀力度偏一點,削出來的管厚薄不一,可直接列為廢品。林炳豪說,光是開膛的工序,要出師起碼要練6、7年。
林炳豪的兒子林銘超自大學畢業後留在父親的工廠幫手。在他30餘年的人生當中,大概有兩個没有想到:第一是没有想到學計算機出身的自己會傳承父親的衣缽;第二是没有想到是自己的婚姻大事成為了全村人津津樂道的新聞,對比現在的放爆竹放禮炮接新娘,林銘超的迎親隊由傳統的花轎加上嗩呐吹打隊組成,迎親隊一路「滴滴答答」繞村一周,儼然是二三十年代的喜事做法,被父親自豪地稱為「解放後村裏第一單這樣操辦的喜事」。
一粒家族自豪感的種子也在他心中發芽。「這個樂器家裏做了幾代,我不做就失傳的了。」林銘超說,對於兒子肯接班是林炳豪最欣慰的事情。這個只有400餘平方尺的工廠只有4個員工,除去林炳豪,還有他的一對子女,以及一個已經在這裏工作20餘年的職員。 儘管有現代機器的幫助,嗩呐製作仍然是一門需要慢慢雕琢的手藝。一支嗩呐從開料到成品,要經過10道以上的工序,光打磨一個步驟就要用七張不同的砂紙人手磨足七次。初入行的工人,起碼要花三年才摸熟門路。最關鍵的開膛步驟,起碼要練6-7年才可以出師。
如今林銘超已經入行九年,近年也積極有意將林氏嗩呐擴大經營。自2015年開始帶着自己的產品參加上海樂器展,近兩三年工廠的銷售有了明顯的增長,熟客數量也漸漸增多。更廣泛的客路也讓林炳豪興奮不已,去年上海樂器展,十幾個行家,採購的人寧願貴點都要買他的產品。如今的林銘超躊躇滿志,決心打造「林氏嗩呐」這塊招牌。「以往我們做代工多,現在不想自己的‘兒子’(產品)再跟别人的姓。」林銘超說。聞說他們還希望林氏嗩呐製作工藝申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以上內容參考網上資料)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