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Stop Smoking

【粵劇社】
從世界戲劇節談起

甘子

世界戲劇日在每年的三月二十七日,知道這個日子的人不多。從1961 年開始就有這個世界戲劇日,許多的國家及國際戲劇活動都在這天舉行同步慶祝。先後有多個個國家舉行過。例如2006年3月27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人們化装成小丑進行表演,以紀念世界戲劇日。1957年以來,先後在法國、德國、美國、韓國、瑞士、哥倫比亞等國家舉辦過,成為一個流動的、遍及全球的、具有重要意義的國際戲劇節。
「世界戲劇日」是國際戲劇協會(International Theatre Institute, ITI ) 在1961創立的,旨在引起全世界人民對戲劇藝術的重視,日期為每年的3月27日。國際劇協每年都會邀請一個世界著名的戲劇家或國際知名人士來撰寫一篇「世界戲劇日致辭」,通過國際劇協的網絡翻譯並傳播。按照國際劇協的要求,所有成員各國都應該在自己的戲劇期刊上刊登世界戲劇日的致辭,並在世界戲劇日當天舉辦相應的慶祝活動,力爭做到每個劇場在演出前都宣讀該致辭,以便廣泛宣傳和普及戲劇藝術,共享戲劇所帶給我們的精神財富。戲劇是人物通過表演故事反映社會各種衝突的藝術;也是人類自身生活的展現和訴說。舞台上所展示的一切,是生活中也都在真切上演,正如一位戲劇家所言:我們就是戲劇!
中國是戲劇大國,曾有300多個劇種,有時一個村莊能同時搭起30多個戲臺,鑼鼓喧天,樂曲悠揚,如今這種景象卻不多見了。原因在哪?
聽過一位從事戲劇工作的藝術家說過:「你敲不敲鐘,太陽也得升起,你走不走夜路,月亮也得升起,我從事戲劇,因為我的生命需要它。」文雅藝俗,藝術修行需要自信。他所以幹戲劇這一行,是因為他有技術絕活,他找到了文藝,文藝能夠和他心靈有所對應,使他感到幸福快樂,能否賺到錢,能否有名氣都不重要。快樂是他他幹下去的動力。吃多少苦,受多少冷落,還得幹,粵劇表演藝術家紅線女說:「我的生命屬於藝術,我的藝術屬於人民。」戲劇人就像冉冉升起的太陽和月亮,幹這一行能讓老百姓看戲、高興,還能體現自身的價值、觀念。」
戲裏充滿了現代人、年輕人值得觀賞、願意觀賞的東西,這些都是我們文化自信的來源。我們的自信來自生活本身。站在台上,即使你的一板一眼全是前輩所教的,但你也是在創新。你把前輩的‘活’接下來了,在台上,你就是傳承的一個部分,而你沒讓它失傳而繼續下去,這就是創新。就是說,我們演新戲是創新,演老戲也是在創新。演員需要去做傳承的事情,我們被前輩影響過,還想影響後輩人。我們表現出了中國人的生命自信和民族氣質,人們就會敬佩那個演員,同時敬佩那個國家的整體文化。
雖然我們的文化傳統與西方人完全不同,但我們的戲曲、 話劇,到戲劇歷史比我們更久遠的國家去演,他們也為我們鼓掌,因為這是中國自己的,他們看到中國人對戲劇的認知能力是很深刻的。我們中國有地方戲劇、生活戲劇、愛情戲劇,琳琅滿目,美輪美奐。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踏入社會,戴好臉譜,就算是丑角,也要娛樂大衆。回到家裏,摘下臉譜,哪怕是平凡,也能其樂融融。世界戲劇日,用心去演,你就是主角!
達拉斯粵劇社自2011年創社至今,每年舉辦兩次公開演唱會,一次是自己的,一次是為華人中心募款。還有的就是前年才開始舉辦的以歌會友的與眾共樂的演唱會。說實在話,在達拉斯要提倡粵劇是非常的不容易的,因為廣東人始終為數不多,而喜歡傳統戲劇的人們也不多。要在這麽的一個環境下舉辦戲曲演唱會,尤其是粵曲演唱會,的確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很可能台下坐著的觀衆就僅是我們的粵劇社會友。記得有會友說他在台上演唱時不介意台下觀衆有多少,我們唱我們的。「我們唱我們的」,這話一點兒也沒錯,我們就自己開心。「我們自己開心」也絕對是沒錯的。但是,甘子腦海裏經常打著一個問號,那就是-為什麽現在的人們對戲曲會越來越不關心?為什麽多數人對戲劇都不感到興趣?
記得小時候,大人們經常去看電影,看大戲(廣東粵劇)。尤其看大戲,在過年期間是最普遍的一個活動,母親在過年前就囑咐我們買好票等待那一天全家一起到劇場看大戲。可現在儘管在香港,是華人的社會,粵語人們的天下,粵劇劇場也不見得人山人海,一票難求再不復見。到底為什麽?
中國是戲劇大國,曾有300多個劇種,有時一個村莊能同時搭起30多個戲臺,鑼鼓喧天,樂曲悠揚,如今這種景象卻不多見了。原因在哪?
甘子不得不說:現今人們普遍缺乏的是一種耐性,還有的是那一份戲劇藝術修養。
「你敲不敲鐘,太陽也得升起,你走不走夜路,月亮也得升起,我從事戲劇,因為我的生命需要它。」
甘子也不得不說:戲劇藝術也是一種工作,和其他的工作沒兩樣。戲曲工作者要別人家關心他們的工作。那麽,請問他們又有沒有關心過別人家的工作呢?
戲曲,現在仍然被標榜是一個雅俗共賞的藝術。雖然詩雅詞媚曲俗,但無可否認這都是文人雅士筆下的作品,都需要知音來欣賞。 戲曲欣賞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例如買票、還要時間等等。戲曲不光是聽和看,還需要心靈感應。說到心靈感應那就是說戲曲觀衆需要有鑒賞力,才能對於那段戲曲引起共鳴與感應。君不見有現場觀衆會叫好,鼓掌?那就是他們由衷的表示對演唱者的欣賞。演員有才,更首先需要觀衆有才,所謂千里馬也需要有個伯樂;伯牙鼓琴也需要有個鍾子期。何處能找到像伯樂鍾子期等知音,這實在需要我們戲劇工作者仔細思考。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