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粵劇社】
中國胡琴演奏家-余其偉教授

甘子

(續上期)

在香港演藝學院任教14年的余其偉教授,在沙龍上也介紹了粵港在文化、藝術、教育上的異同。作為一個文化融合的城市,香港在廣東音樂史上地位特殊。在地理上毗鄰「故鄉」,而思想、文化、制度上,往往又比「他鄉」更多不同。在余其偉赴港任香港演藝學院中樂系主任之前,演藝學院的中樂教育有江南絲竹課程,卻沒有廣東音樂課程。余其偉認為自己的到任是一種「順水推舟」,因為香港中樂界開始重視自己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如今廣東音樂在香港遍地開花,2015年,香港藝術發展局為余其偉頒發香港藝術發展獎之藝術家年獎(音樂組別),以表彰余其偉對香港中樂教育及推動大衆對廣東音樂的認識作出的貢獻。余其偉說,香港代表了現代文明和包容,又有對傳統的敬重。保留了從晚清到民國延續的傳統文化和傳統道德,也有得天獨厚的當代歐美文明的影響。中國音樂、包括粵樂粵劇粵曲都能在這裏以一種異於大陸的方式生存。這是華洋雜處的香港在中國藝術上的一種選擇。
關於所有傳統藝術均面臨的傳承與創新的矛盾,余其偉認為,粵樂向來有「拿來主義」的精神,敢創新,善於 融合。比如廣東音樂交響化,絕不是唯一「出路」,但不妨作為其中一個實踐方式,不用談虎色變。當今,民族管弦樂多聲部(交響化)的時間,在大陸各省及港台、星島等地都有積極的推進,失中有得,收穫頗豐。廣東音樂對此不可以視而不見。余其偉還在沙龍中透露,他曾聽上海的高胡演奏家李肇芳先生回憶,李肇芳的父親李達川是呂文成在上海廣肇義學的學弟。學長呂文成曾對李達川傾訴,他研發高胡,創作《平湖秋月》《醒獅》《步步高》等樂曲,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裏,一直被幾千里外故鄉的廣東音樂「硬弓派」斥為離經叛道。後來這些樂曲在上海及北方引起轟動成為名曲,才反過來觸動了港粵地區接受。劉天一先生也向李肇芳親口證實了呂文成的這段心跡。呂文成、尹自重這些粵樂前輩在上海實踐的廣東音樂創新,都有過不被廣東家鄉父老認同的傷心往事,可見藝術的前進從來都是艱難迂回的。
余其偉老師還勉勵學習音樂的年輕人,除了刻苦練習技巧,也應提高自我修養,重視藝術造詣中的趣味與意境。面對日益工業化的社會,學生已經疏離了農業社會中的小橋流水、桃紅柳綠的詩意。他們可以演奏一些高難技巧的現代作品,但演奏《春江花月夜》《雨打芭蕉》《妝台秋思》等古典味濃的樂曲,往往顯得樂感呆鈍、思想空白,沒有意境。
現場觀衆被余其偉一派謙謙君子的儒雅風度所吸引,入神地傾聽余老師的音樂感悟,不時隨着余老師輕鬆愉悅的叙述會心而笑,不時又被余老師隱藏在波瀾不驚之語氣中的塵封歷史所觸動,心緒起伏。
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院長陸鍵東為沙龍作了總結發言。陸鍵東說:「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甚至廣東音樂界,很榮幸能請到余其偉教授來作這個講座。今天的兩個多小時,展現了一個廣東音樂大家的天賦、積累與才華。余教授是演奏家、音樂家,文學與史學的底子亦相當深厚,尤其談到廣東音樂需修史的觀點,令我們深有同感。今天的這個沙龍,實在是一個文化上的精神盛宴。衷心祝願余教授健康長壽,為廣東音樂做更多的貢獻。」
(轉載自粵人情歌)
附註一:
廣東音樂分硬弓組合和軟弓組合。
硬弓組合:約在1920年以前,由二弦、竹提胡(竹絲琴)、三弦、橫簫、月琴、喉管和打擊樂器組成的為粵劇伴奏及演奏一些過場音樂的樂隊,稱為硬弓組合,它的演奏風格和音樂特色:粗獷、古樸、激昂、響亮。
軟弓組合:約在1925-1930年開始,由高胡、椰胡、中阮、琵琶、揚琴、洞簫、秦琴等組成的粵劇伴奏及演奏器樂粵曲的樂隊,稱為軟弓組合,它的演奏風格和音樂特色:清麗、悠揚、活潑、柔美。
附註二:「粵劇學者沙龍」
「粵劇學者沙龍」是由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粵劇中國保護中心、中國粵劇網 創辦的粵劇粵曲學術交流平台,讓高校師生、戲劇評論家、戲劇工作者、表演藝術家共同交流,資源共享。用學術提升粵劇底蘊,用粵劇傳播嶺南文化。創辦以來,沙龍已邀請多位學術界及藝術界名家作專題講座,學術氣氛濃厚。「粵劇學者沙龍」提出,「傳播,是最好的保護。」 挖掘歷史,保護傳統,並非抱殘守缺,而是通過連綿延續的傳播、融會、激揚,讓傳統文化瑰寶煥發生機,不斷創造經典。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