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Stop Smoking

【粵劇社】
粵劇演員黎耀威

甘子

粵劇演員黎耀威是名伶文千歲的入室弟子,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系,曾跟隨文禮鳳,韓燕明習藝,參演各大劇團演出不同行當增進經驗,亦曾到星馬,加拿大等地演出。黎耀威在2010年奪得由香港八和會館與香港電台第五台合辦「粵劇青年演員飛躍進步獎金獎(生角)」,在2011年榮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藝術新秀獎。
文千歲(原名黃富華,又叫做華師傅)、黎耀威兩師徒的緣份始於文千歲開辦的粵劇學院。 由於學院歡迎在職的粵劇青年演員免費進修,黎耀威從2006年跟華師傅學藝而結緣。2011年3月,華師傅與師母(粵劇紅伶花旦梁少芯)要告別香港粵劇壇,移居美國。在學院師生告別演出的晚上,黎耀威還把握機會,守在虎度門看師傅最後演出的幾段折子戲。師傅教導過做戲做人的態度,他不敢忘記,穿上師傅傳承的戲服行當,繼續在粵劇路上奮鬥。
黎耀威從小喜歡粵劇,十六歲加入粵劇團演戲,由下欄演員到擔大旗做主角。 黎耀威童年在布袋澳的漁村長大,布袋澳是香港新界的一個海灣,布袋灣內有魚排養殖場,鄰近有大坳,那裏有不少廟宇,逢年過節,不少神功戲輪番上演。2001年,黎耀威由小學員習戲躍進成粵劇演員。完成中五會考,經朋友介紹,參加了由粵劇演員吳千峰先生太太為一些敬老活動安排的折子戲。演過一場後,加入吳千峰的日月星劇團,由是展開粵劇演員生涯。後來,其母要求先完成大學,才批准繼續演戲,那時候經濟環境不太理想,邊讀邊兼職演戲,完成三年大學後,演藝生涯漸見起色,脫離下欄角色(次要角色),開始於早上的戲中當二步針(二或三線演員),放膽全心投入,當個全職的粵劇演員。十年內由下欄演員晉升至台柱,所依靠的除了是努力,還是努力。把握著每一次的演出機會。近幾年政府資助粵劇,演出的機會增加,他會參加大型的劇團演出,更會在小型的劇團中當台柱,久而久之,開始當大型戲班的台柱。觀眾的口碑固然十分重要,後台前輩和工作人員的認同也不可少。黎耀威認為只要有條件和熱忱,粵劇界仍然有很多機會。
人才始於培訓。粵劇一直以師徒制為主,然而學習道路漫長,加上社會變遷,於是有所謂學院制出現,如演藝學院、八和會館亦有開辦粵劇課程,但是,黎耀威仍然強調與前輩、師傅同台,累積實際經驗為尚。他認為 粵劇演員需要自己揣摩角色,各人使出真功夫,在台上擦出火花,互相交流,這也正是粵劇引人入勝之處。同一故事,同一橋段,每次演出都有不同的效果,每個演員的演繹亦視乎演員的個人修養和造詣。與前輩做戲壓力自然比較大,因他們經驗豐富,唸白、演出方式每每靈活多變,做後輩的要懂得臨場『執生』、變通應對之餘,亦要記著台詞、步法,所謂唱、做、唸、打均得樣樣皆精。其實,每次出台黎耀威都沒有安全感,無論現場如何出錯也只有靠自己,沒有人可以在台上給自己幫助。因此如果自己能夠在台上應付自如,就會有很大的成功感。通常前輩們會照顧後輩,後輩若忘記台詞,前輩們會馬上幫忙、補救,希望台下的觀眾不會察覺,但最終還是要靠自己解決,因此充分準備是必要的。
提到前輩,黎耀威說有很多前輩快要退休了。這些前輩其實是比他年長兩個輩份,他的師傅文千歲七十幾嵗,與他相差半個世紀,文千歲幾乎可當他爺爺。近幾年,較多老師傅退休,新一代更加需要奮起力追。不過這並不是容易的事,粵劇需要時間浸淫,並非三言兩語就能傳授。到底觀衆對於他們這些年輕的粵劇演員印象如何?票房會受到影響嗎?黎耀威說這個不用太擔心,粵劇觀眾仍然為數不少,像龍劍笙演出38場,不消兩天門票就售罄了!喜歡粵劇懂得粵劇的人還是有的。 當然,觀眾的數量是大不如前,始終粵劇再不是主流娛樂。開拓觀眾群方面也仍需努力,需要加強中小學生的粵劇教育,希望現在播下的種子有一天會結果。
舞台下,黎耀威與一般的年青人一樣,消遣大都是看電影、跟朋友聚會等,然而他也特別喜歡看話劇:「我希望可以從他們身上找到粵劇可借鏡的地方。話劇主要是『演』,而粵劇則更加艱深,得『唱、做、唸、打』。可是很多年輕人都喜歡看話劇,而粵劇的主要觀眾大都是上了年紀的人。我希望從話劇中了解年輕人的喜好,也希望學習不同演員的特色。」黎耀威說在升大學之前也曾擔心過當粵劇演員的生計問題。當時他不過是19、20歲,年紀還很小,當然是選擇自己喜歡的事去幹。畢業後,自己的粵劇事業又有點起色,更有幸成為文千歲師傅的徒弟,現在就順其自然地從事他喜愛的事業。
像一般入行的年輕粵劇演員, 黎耀威年紀還小的時候不懂得分別什麼是新潮,只知道自己喜歡看粵劇,每天查看報紙的電視節目表,晚上就把所有粵語舊片錄下來,第二天早上看。粵劇伶人的戲服漂亮和威風深深的吸引了他。長大以後,有機會參與粵劇演出,更可以與偶像同台合作,感到十分興奮。後來,甚至可以自己擔戲,唱、做、唸、打等多樣化演出。演一套戲演得好,很有滿足感,很有成功感,逐漸的更會努力揣摩角色,注重內心戲的演出。 他回想入行十年,直認還有很多東西未學完,學會了唱、做、唸、打,但還要更精進。他打趣說,就如學會了煮菜,但未必煮得好。「粵劇就像做千千萬萬的菜式,有很多不同的配合和戲曲的特性。」
(資料來自網站)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