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文友社】
林培瑞教授的相聲研究

載自網路

林培瑞多年來從事我國相聲的研究。也是「文革」後較早到天津訪問曲藝界的外國學者之一。他早年在哈佛大學讀書時,師從天津籍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的女兒趙如蘭教授,趙如蘭對包括曲藝在內的我國民間音樂及文學等極有興趣,對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他此時並不專門喜好相聲,他最早「聽」到相聲是1973年在香港的一位中國朋友家中,談起他熱愛中國的曲藝時,那位朋友家中正好有侯寶林先生的兩張唱片《戲劇雜談》和《戲劇與方言》,他聽後很入迷,從此愛上了相聲。先後收集許多唱片,對其進行研究。他最早「看」相聲是在1979年那次到北京,剛下飛機看到《北京日報》上登有演出「相聲晚會」的消息,他不顧旅途疲勞便趕到現場,看後使他認識到過去只「聽」相聲的不足。他認為:「"相"與"聲"確實都是很重要,這門藝術有兩個方面,要很緊湊地配合。」使他對相聲有了全面的瞭解。當年他拜會了侯寶林先生,並進行了長談。轉年在英文版《中國文學》2月號,發表他的論文《論侯寶林》。在該文中說:
幼年學過京劇的侯寶林,看出來在相聲中更大地發揮「唱」的作用的潛在可能性,既然我們要「唱」,他解釋說:為什麼不唱出個京劇的水平來,給觀眾欣賞幽默的同時也享受到唱腔的美呢?當1942年他對此初試成功時,有些前輩們不以為然。觀眾卻衷心接受這一革新。志趣相同的藝人也學他的路子。這一點,和其他方面的一些分歧,使相聲在40年代期間,已產生了兩個學派,「正統派」和「革新派」。
按照他的分析,侯寶林先生當然屬於是「革新派」,對新中國成立後的情況他又說:
作為「改革小組」的積極成員,侯寶林發現並帶頭提倡一種「含蓄」的相聲藝術寧失之文雅,勿失之粗魯;尤為重要的是,要讓觀眾經常能夠自己去領略喜劇的高潮,而不要使他們感到你把話都說到頭了,不惜放棄了所有粗淺的逗笑手法,從各方面去搜尋或發展新的、更高級的素材,不僅保持了甚而更提高了優秀相聲段子里的幽默成分。(以上均見《天津演唱》1980年6期)
林培瑞教授對天津的相聲演員也比較熟知,聽過許多人的唱片和錄音,他久盼訪問天津,與這些相聲名家見面。終於在1980年夏天專程來津,與天津相聲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在天津群眾藝術館舉辦的座談會上,還與孟祥光合說了他創作的相聲《學話》,表現了他學漢語的體會。而且「包袱」安排得十分妥當,表現了他對相聲技巧掌握的純熟。尤其是在表演中他學北京的老人說老北京話時,對其中的兒化音學得惟妙惟肖,贏得與會者的熱烈掌聲。他對天津的這次聚會一直難忘,至年底在上海《文彙報》發表了《相聲抓住了我》的一文中,還談到在天津交識的這些相聲界朋友,一一點了每個人的名字。在該文中還說:
有一看法認為,相聲是諷刺藝術,而諷刺的本質免不了要指出問題來,因此,相聲基本上是消極的,不算十分健康。任何人,任何社會都會有問題、困難,這是免不了的,關鍵是怎樣對待。如果繃著臉發愁,整天很沮喪,會解決問題嗎?認為笑的作用是積極的。(見《文彙報》1980年12月27日)表明他對相聲的看法,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對相聲研究的其它成果,後來也在「北美中國說唱藝術研究會」的年會上宣讀,起到了中美文化交流的作用。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