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龍哥部落格】
張文謙浪漫逆襲為要品味黑膠音樂

陳龍禧

在一部《刺激1995》的電影中,男主角安迪輕輕將黑膠唱片放上唱盤,他調整好唱針緩緩轉動,隨著唱機流淌而出美妙的音樂,接著按下擴音按鈕,讓歌劇《費加洛婚禮》中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女高音歌聲穿透整座監獄。一時間,監獄內所有人都停下動作,專心聆聽這彷彿天堂傳來的樂音,祝福劇中理髮師兼僕人與侍女的婚姻。那令人動容的一幕,除了讓人感動得無以復加的樂聲外,也感受到音樂的確總在分享中,讓人們得到更多更多。
在數位科技席捲的現下,始終有一股頑強力量,持續抵抗著科技時代的洪流。這幾年黑膠唱片愛好者,其實仍活躍於一些台灣社群中,這群執著於傳統,讓人悠閒聆賞音樂之餘,也宛若找回安靜而緩慢的生命步調。來到永和國光路張文謙社長開的「黑膠會社」,這是台灣少見的黑膠音樂喫茶店,既能聆賞上個世紀獨領風騷的黑膠音樂,能喫茶、喝咖啡,也可以自己的步調和堅持,享受音樂的純粹,是欣賞黑膠唱片的好天地。
因為喜愛黑膠唱片,張文謙創立一個黑膠小天地,現在這個社團正在茁壯中,也漸漸的築夢踏實在新北永和區,連國外的愛好者也會來造訪。張文謙說,身為「黑膠會社」的一份子,這裡是再現昔日美好歲月的地方。說起黑膠的故事,張文謙分享從發明第一台留聲機開始,接著黑膠唱片、卡帶式錄音帶、CD發展到如今最普遍的數位音樂,人類記錄聲音、典藏音樂的方式便隨著科技發展而不斷創新。然而科技越進步,人們享受音樂的門檻似乎也越來越低。
張文謙說,他從小時候拿著父親的黑膠唱片玩,就此和黑膠結下了不解之緣。他覺得或許是對數位時代的反動,不少人開始懷念專心聆聽音樂的悠閒時光,黑膠唱片重獲市場青睞,世界各地紛紛湧現黑膠復興浪潮,現在許多藝人已開始同時發行CD與黑膠專輯,不少經典音樂專輯也再披上黑膠外衣重新銷售,在去年底英國黑膠專輯銷售額,已首次超過數位專輯下載的銷售額。
還記得讀高一時,張文謙買了人生第一張黑膠唱片,那張「丘丘合唱團」的《就在今夜》至今仍保存得完好如初,當茶室音樂播出這首歌,整個畫面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黃色,金智娟高亢的聲調,因為那台38FD顯出細膩與真實。我開始懂了為什麼聽黑膠唱片的音樂,對張文謙而言才是真正的聽音樂,因為那需要全神貫注地沈浸在每個音符裡,是自自然然,絕非刻意。
現在經營「黑膠會社」慢活茶館,張文謙非常講義氣,目的不只是讓圈內人交流,還能有一間有他的茶藝坊,好好品茶、聽音樂。無論你想用一張黑膠唱片來做朋友,或純粹想交朋友,張文謙都歡迎隨時到「黑膠會社」。他對茶內行,知道台北有哪些真正「讚」的茶藝館,他也不藏私告訴如何挑好茶、應該怎麼喝。曾經年少輕狂,也因太好客讓他在朋友上付出了不少,儘管如此吃過虧、也學到歷練,但張文謙看到朋友仍舊大方開朗、熱情好客。
從喇叭、音響再到黑膠唱片本身,眉眉角角的組合,也都訴說著每個人的特質,張文謙說「撇開其中的奧妙,黑膠其實平易近人。」他認為「每個人就像一張黑膠唱片,因為經歷過故事的崎嶇才能譜出一首美麗的歌曲。」這句話意義深遠。他說「著手創立了『黑膠會社』,原只是單純想讓各方路人,能因自己的喜愛而交錯在一塊,沒想到從網路上到了實體,還真開一家『黑膠會社』的實體店面。」說他是黑膠的達人,其實張文謙更像是黑膠的民意代表,需要一定的雞婆才夠犧牲小我至成就整個黑膠社會。
媒體報導說:參與過「黑膠會社」的人都認同,張文謙是位熱情又熱血的大哥,在虛擬世界聽說的都不算,只有真的接觸,才真的見識到「台北居然有這樣熱心隨時奉茶的人」在這裡。他強調說,黑膠是上世紀最主要的音樂格式,它曾走入許多人的青春歲月,參與他們的生命,但隨著科技不可逆的趨勢,暗黑膠唱片退下舞台,被堆置在家中角落蒙塵時,只有像他這樣的少數人想嘗試一場實驗,關於黑膠分享的可能性。
「黑膠會社」致力於音樂分享的志業,創辦人張文謙是因他的父親是位資深的黑膠迷,只是年歲較大後聽黑膠的機會也少了,家中閒置的黑膠唱片,放在店裡,有人喜歡就買,如果沒人買,這就是我的收藏,算是一方面活化二手黑膠,也圓他心中原有的黑膠夢。張文謙表示,成長於數位音樂時代的年輕人,生活經驗未曾與黑膠有過交集,不了解市場上黑膠極其珍貴,加上容易磨損刮傷,他說,除非是拜把的朋友,收藏家不會輕易出借黑膠唱片,而這卻與「黑膠會社」希望分享音樂的立意相左,但他還是浪漫的希望讓二手黑膠能夠再創價值。
張文謙分享一段黑膠故事,他說有人整理老家時意外發現一批黑膠收藏,音樂類型包羅萬象,透過保存與分享黑膠唱片,彰顯音樂的經典內涵。張文謙認為黑膠伴隨著不同世代的人,走過他們的經典歲月,會社收藏或代賣各方的黑膠唱片,就如同是典藏下每位愛好者的經典時光與青春的故事,會讓人感覺與家人更近了一些。
除了分享音樂,「黑膠會社」另一個宗旨「是希望推廣年輕世代聆聽黑膠唱片。」張文謙說,成長於數位時代的年輕朋友,只需一個按鍵就能播放音樂,自然難以懂得聆聽黑膠的慎重,要小心將黑膠唱片自封套中取出,放上唱盤,拭去上頭的灰塵,再移動唱臂,輕輕置放唱針;也沒有機會領悟到屬於黑膠的溫潤純粹及如親臨音樂現場的感受。
張文謙說,調查中發現,聆聽黑膠所需的經濟門檻較高,成為接觸黑膠的阻力,因此,「黑膠會社」社裡有高規格的音響設備,可以真實體驗黑膠音樂的溫潤純粹;他覺得透過黑膠唱片這個媒介,屬於披頭四、布拉姆斯的時代,巧妙地在我們面前開展,去聆聽、理解、沉浸、著迷,人們的生命才會更加豐滿有趣。至於台灣歌星羅大佑的《之乎者也》、潘越雲的《天天天藍》、蘇芮的《搭錯車》、張雨生的《天天想你》、蔡琴、鳳飛飛的經典,鄧麗君的黑膠也不缺,歌手文章的《三百六十五里路》、演員司馬三三只出的唯一《台南追想曲》也都都完好,開起黑膠演唱會可說是眾星雲集。
在「黑膠會社」就像挖寶一樣,二樓一張張的黑膠轉著青春的旋律,張文謙有一屋子的黑膠唱片,想要找西洋音樂到他那裡準沒錯。從分享黑膠音樂的初衷,到傳承家族記憶,「黑膠會社」在大台北地區無償服務唱片業者,由會社策劃提供特色黑膠宣傳,讓台北都會區裡永遠有一方可品味音樂的悠閒角落。現在「黑膠會社」也名揚國外,讓黑膠在國內外優遊,讓人添一筆音樂記憶。
與黑膠相伴的人,比較知道如何細細享受人生、品味生活。多久沒有專心聽上個世紀獨領風騷的黑膠唱片播放音樂了呢?不妨給自己來一次聆賞黑膠的機會,覓一方黑膠空間,讓心慢下一分,讓耳享受聆聽。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