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Stop Smoking

【文友社】
鹽亭油茶 冬日裡一碗家的溫暖

稅清靜

「芳香滋補味津津,一甌衝出安昌春。」這是唐代詩人李商隱著名的《油茶賦》。油茶,一種糊糊類流狀食物,國人喜愛的一種傳統小吃,尤其南方人更為偏愛。
南方先民的居住環境蛇蟲橫行,時有瘴氣。在缺醫少藥的古代,他們靠多飲茶、喝濃茶防治疾病。但過多的喝濃茶會引起胃部不適。於是,他們嘗試在茶湯中加入適量的雜糧和調味品,既能預防疾病,又能充飢解渴,於是便形成「油茶」的雛形。
通過漫長時間的演變,形成了今天的油茶。
壹 傳說 諸葛亮和油茶的故事
關於油茶來歷的傳說,油茶何時出現,喝油茶的習俗起源何處,一直也沒個定論。
據傳油茶最早始於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南下七擒七放孟獲。南征時,由於在崇山峻嶺間長途行軍,水土不服,很多士兵因此病倒。孔明急忙派兵去請名醫來營房診治,可不見任何效果。後來在大山裡找到了一位自稱能醫百病的老奶奶。
老奶奶來到兵營,既不把脈,也不開藥方。只做了一大鍋似茶非茶,似飯非飯的稀糊糊給士兵們吃。沒多久,累倒的士兵有勁了,病倒的士兵病情好轉了。
諸葛亮非常高興,立即吩咐重謝那位老太太。當諸葛亮問她用的是什麼藥時,她笑呵呵地說:「哪是什麼藥喲,是油茶」。此事傳開後,各家各戶都爭相效仿做油茶來防治疾病,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習俗,並一代代地傳了下來。
除了民間傳說,我們從古籍中也可找出一絲油茶起源的線索。西晉傅咸《司隷教》記載:「聞南方有蜀嫗作茶粥賣,為廉事打破其器具,後又賣餅於市。而禁茶粥以困蜀嫗,何哉?」這是目前已發現的關於把茶作為飯食的最早文字記載。
陸羽《茶經》中,還講到了「油茶」的製作方法:「《廣雅》云:荊巴間採茶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橘子筆之。」
貳 夢想 長大後天天喝油茶
我在遂寧長大,在我印象中,以前賣油茶的攤點比現在要多得多,有的小販挑著兩個大木桶大街小巷一路叫賣,「油茶呢——油茶呢」;有的弄個小三輪車推著,桶裡似乎還架著炭火一路燒著,依然是一個腔調:「油茶呢——油茶呢
在一些犄角旮旯裡,也有一些不起眼的油茶鋪子,這些鋪面常常小得只能擺下一兩張小桌子,坐七八個人。大部分食客往往在街邊小板凳上一坐就穩妥了,那種悠閒喝著油茶的神情和幸福感,不亞於現在坐在五星級酒店包間裡進餐。
那時油茶不貴,一兩角錢一小碗。但是很多時候,我只能遠遠地看著別人在那裡喝得呼兒嗨喲,自己口袋裏的錢一日三餐都成問題,還喝啥子油茶哦。
這是三十多年前讀中學的事了,當時我曾想,長大後等我有錢了,我天天喝油茶,頓頓喝油茶,直到把油茶喝膩。
人一輩子總會遇著很多奇奇怪怪的事。當時也就隨便那麼一想,當我早已經將這個偉大理想忘得一乾二淨時,誰知又突然實現了。
那是十六年前的事了,二○○一年三月,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我從烏魯木齊市回成都結婚,那時我還在當兵,在成都身無片瓦,婚後整個假期都只好暫居岳父家。
岳父曾是位老軍人,共同的人生經歷使我們相處融洽,更有意思的是,這個家隔三岔五地就吃油茶,這油茶還不是隨便在外面買的,而是岳母親手做的。
這讓我很是感動,更是納悶,難道他們知道我曾經的理想是天天喝油茶?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因為岳父愛喝油茶,岳母便經常做油茶,大家也就跟著一起吃。
叄 緣起與岳父一生相伴
岳母是鹽亭縣人。她做的油茶,就是鹽亭油茶。
鹽亭縣位於涪江水系與嘉陵江水系交匯處,地處綿陽市東南部,是軒轅黃帝之元妃、我國養蠶織絲的偉大發明家——嫘祖誕生和歸葬之地。從古至今,鹽亭人以農業為主,栽桑、養蠶、繅絲、織綢為輔。
千百年來,這片熱土民風淳樸、文風鼎盛,從嫘祖、中唐宰相嚴震、韜略家趙蕤,到詩詞書畫大師文同、歷史學家蒙文通等,可謂「星河」燦爛,「群星」閃爍。
在這豐腴的文化根脈上,形成了樸實厚道的地方飲食特色,而鹽亭油茶堪稱其中的代表。
鹽亭油茶,與外地油茶略為不同。鹽亭人實在,油茶裡不斷加主料加輔料,濃稠、料重。在鹽亭縣老汽車站附近有家油茶鋪子,輔料里加入了自家秘法醃製的榨菜粒、豆豉、豬油等,小店油茶飄香,食客不斷,幾十年來生意一直興隆。
岳父和岳母都是鹽亭鄉下人,1961年,他們經人介紹結為夫妻。三年後,岳父參軍。臨行前頭一天晚上,岳母蒐羅了家裡米口袋、面口袋,半夜起來推著大石磨,把找到的半碗米磨成了粉,生起柴火,在鍋裡炒啊炒。折騰了半夜,天麻麻亮時端出了兩碗沒有油星星的油茶來,守著丈夫喝完了再讓他出發。
從此,每次岳父從部隊回家,都能喝上岳母為他特製的油茶,這種家鄉油茶的味道,一直陪伴著他在河南信陽5年的軍旅生涯。
後來,岳父從部隊複員,在西南石油局當了一名石油工人。石油工人大多在野外作業,每次風塵僕仆地回到家中,岳母招待他的還是香噴噴、熱乎乎的油茶。一碗油茶,飽含著親人團聚時的喜悅和犒勞。
岳母的油茶在配料和製作上,除了保證鹽亭油茶的特點,還做了很多改良,能做出鹹的、甜的、辣的、酸的等多種口味的油茶。
後來她卻再也不做油茶了,因為愛喝油茶的岳父走了。
肆 團聚 全家喝油茶像過大年
週末,突然想起岳母的油茶,於是帶著老婆孩子回去,死皮賴臉磨了半天,老岳母終於答應再做一回她最拿手的油茶。
我們陪著她,到菜市場,買回來幾斤上好的米面子 (大米磨成的粉,其他地方做油茶時也有用麵粉、玉米粉的)、饊子、花生米、豆子、芝麻、瓜子仁等輔料和蔥姜蒜花椒等調料。
架鍋,點火,加米面子,翻炒,關成小火,再炒,眼看白生生的米粉一點點變得金黃,那米香就像故意找人般四處飄飛。
大約炒了20分鐘左右,再放入適量精鹽,起鍋;然後再用熱油、姜蒜等調料來炒花生米、豆子、堅果等輔料,等翻炒得差不多了,起鍋後放一邊備用。
聽說岳母專門做油茶,女兒女婿們都帶著各家的兒女回來團聚。岳母接了一大鍋水,水燒開後,徐徐加入先前炒好的米面子,一邊加一邊攪,眼看著白水變成了糊糊,又改成文火,繼續邊攪邊熬。
油茶熬好了,盛碗,每碗都只裝了八九分,再加先前炒好的輔料,撒一些蔥花,將黃亮香脆的饊子折成幾公分長的小段,抓一把放到最上面,吆喝一聲開飯了,兒孫們圍了過來,各自端走一碗,再根據自己的味口,喜歡吃甜的加糖,喜歡吃辣的來兩勺油辣子,喜歡吃麻的灑些許花椒粉。
看著大家像過大年一樣吃得熱鬧歡騰,老太太眼裡噙滿了淚花。
原載《四川農村日報》副刊《大地周末》2017年12月1日
作者簡介
稅清靜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四川作協、四川評協會員,成都文學院簽約作家,作品散見《解放軍報》、《人民軍隊》、《戰旗報》、《文藝報》、《四川日報》、《中國文化報》、《中國藝術報》、《四川文學》、《中國報告文學》、《中國作家》等報刊雜誌,先後創作有長篇小說《大瓦山》,長篇報告文學《新絲路一一從成都出發》,人物傳記《趙家立》,評論集《文學「雞」因論》,電視劇本《決戰無名島》、《三叉河》等。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