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粵劇社】
漫談戲服(1)

▪甘子▪

戲服原指戲台上的漢服,現今的戲服也包括影視作品和戲台上的所有戲服以及現代服飾。戲服畢竟是戲服,只能掩飾一會兒。演戲時有一定程式性的服飾、手法及寫實寫意的布景是必要的。在台上的戲曲,是一幅幅美術創作,將布景、燈光、人物服飾配合後,便成為一幅幅構圖和諧、色彩協調的圖畫。戲曲服裝在舞台藝術方面是佔一重要位置的。戲曲服裝的作用很多。收藏戲服最難的是防霉防蛀,一般劇團演出結束後要在太陽底下曝曬,封箱前用白酒噴灑,再加樟腦丸裝箱。
中國戲曲種類繁多,大的小的,地方的,中央的,活躍於鄉里的,通行於全國的,細細數去不下百種。這些戲曲風格各異,唱腔百調,不過有一樣相同,就是唱戲的都有戲服,哪怕是個草台班子,再破再爛,行頭一定要有一兩件的。至於隨着名氣的增大,行頭(戲服)自然是越來越多的。
小小的一個舞台,天南地北、山河湖海盡收其中,才子佳人帝王將相各呈其能,恩怨情仇在咫尺之地表現個淋漓盡致。說起來,個人套上了件戲服,就造就了如此的神通。台上的藝人是在娛樂台下觀衆,去表演故事,而以誇張、突出的表現手法及服飾去區分現實與虛構。不同的角色應有明顯的身份象徵分別在衣飾上表現出來,例如官位高低、老幼尊卑、男女、輩份等,都可以用戲服來區分,使台下觀衆對這些程式化的戲服習慣後,便會認同及不需說明便知道該角色的身份。 同樣是該名將帥,上朝時所穿的便和戰鬥時所穿的不同,戰勝時與戰敗後更是不同。觀衆看見剛才一身大靠的戰將再出場時頭盔又掉、髮又散、衣不全時便可知其已戰敗了。如在一群人中,誰是場裏最重要的人物,觀衆可以一看便從服飾上分辨到。又如兩軍相遇,雙方的軍服必定色彩有分別,以免觀衆覺得混亂。除了角色區分外,亦可分辨不同國籍的人物,如番邦胡人,多用白狐尾綴在帽盔旁,以示其身份。服飾暗示該角色的性格,如扮貪官的丑角,多用圓翅烏沙帽、短身袍等。服飾配合化裝後,便可暗示角色的特色。如季節、天氣、晴雨、冷暖、日夜因為表現這些環境是不能只顧舞台效果的,一定要藝人的演技、道具及服飾的配合。
舞台上的美術最主要有兩個範疇:一是靜態的,即布景、裝飾、道具等;二是動態的,即移動的人物,包括他們臉上的化裝與及所穿的戲服。因為不同的色彩或形象配搭是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的,對觀衆亦可能造成不同的反應。
戲曲主要是寫意的藝術,但在某程度上,它又要寫實,因為戲曲是用多個人物角色去表達一個複雜故事的情節,而這些情節多數是有時序的,而不會只發生在一個固定地方。因此我們不能光靠表演手法去說明舞台上人物角色的分別、發生的情節、背景等一切東西,而需要一些觀衆熟悉、認同的事物,如布景、服飾及化裝等,把戲曲故事發展的過程盡量完美地表現出來。否則,觀衆便要有很强的聯想力,去區分不同的角色、地點和環境。故此,有一定程式性的服飾、手法,及寫實寫意的布景是必要的。在台上的戲曲,是一幅幅美術創作,將布景、燈光、人物服飾配合後,便成為一幅幅構圖和諧、色彩協調的圖畫。再加上樂器、歌聲、人聲、舞蹈做手,便構成有聲、有色、有動感、有美感、有藝術性的戲曲了。
(待續)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