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僑情國事】
獨派與綠營

陳茂雄(本專欄由台灣人公共事務會北德州協會提供)

Quote: 外來的中國國民黨政權佔領台灣初期實施殖民統治,台灣人要終結殖民統治乃兵分兩路,一路在國內推動民主運動,這一群人被稱為黨外人士,後來組了民進黨,與民進黨屬性相近的政治勢力被稱為「綠營」。另外一路在國外推動台獨運動,目標要推翻中國國民黨政權,政治民主化之後這一股勢力回台,建立了「獨派」的政治版圖.
近日有網友詢問,獨派與綠營有甚麼差別,事實上有很多人將獨派與綠營混在一起,造成將長期來藍綠之爭看成統獨之爭,對於選票的估算因而出現嚴重的誤差。綠營與獨派除了定義域(政治版圖的範圍)不同外,最初的出現地點也不同。綠營相對的是藍營,獨派相對的就是統派,藍營與綠營加起來就是全國的政治版圖,但獨派與統派只佔全國政治版圖一小部分而已。
中國國民黨政權佔領台灣初期,是實施殖民統治,其特色就是統治者族群與被統治者族群不平等。那時候是黨國合一,中國國民黨就等於中華民國,政治意識比較強烈的台灣人當然會對抗殖民統治,這些人就被中國國民黨政權當作政治犯。當時要終結殖民統治的台灣人分成兩個系統,在國外的台灣人從事台獨運動,目標是推翻外來政權,以消除殖民統治。在國內的人則推動民主運動,讓台灣人與外來族群平等參政,使殖民統治自然消失。
外來政權的領導人蔣介石將「民主憲政」掛在嘴巴,事實上是實施獨裁統治,甚至於從中國帶來的「中華民國憲法」,也被蔣介石的臨時條款凍結。外來政權既然宣示「民主憲政」,總不能沒有選舉的樣板,所以獨裁政權開放了地方選舉,不過中央政府則不開放,繼續由外來的獨裁政權實施殖民統治。地方選舉雖然也是不公平選舉,還是有人與中國國民黨所推出來的候選人競爭,這些人被稱為黨外人士。雖然中國國民黨以各種手段鎮壓,黨外勢力還是逐漸茁壯,後來黨外人士組成民進黨。
因為民進黨的黨旗是綠色,因而民進黨及親近民進黨人士被統稱為綠營,如目前的民進黨、台聯、時代力量等都屬綠營。相對的,中國國民黨的黨旗是藍色,所以中國國民黨及親近該黨的被統稱為藍營,如目前的中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等。在獨裁統治年代,中國國民黨掌控所有政治資源,該黨佔盡優勢。黨外人士的政治版圖從零開始,成長過程相當艱辛。
綠營就是早期民主運動的延續,至於要推翻中國國民黨政權的台獨運動早期是外來政權的禁忌,不可能在台灣生存,因而在國外發展。在台灣政治民主化之後,自然終結殖民統治,台獨運動也移轉回台灣,形成獨派勢力,剛開始其政治版圖幾乎與綠營重疊,後來綠營的政治版圖快速成長,獨派的勢力與綠營比起來顯得太小了。

全國的政治版圖分成藍綠兩大板塊,兩個政治版圖的選民會相互流動,因為影響選民投票行為的因素是多元化的,其因素變動,就可能影響選民由藍轉綠或由綠轉藍。統派及獨派的定義域則遠比藍綠的定義域小,而且統、獨兩者沒有交集,成員也很難移轉,不像藍綠的政治版圖合起來就是全國的政治版圖,其成員也流動頻繁。
獨派及統派完全是政治意識的對立,當然,獨派是綠營政治版圖的一部分,統派也是藍營政治版圖的一部分。影響投票行為的因素是多元化,哪些因素為優先因選舉人、候選人、政黨的不同而異。左右獨派及統派人士影響投票行為的因素是以獨、統的立場為首選,其他的選民則不是。在藍、綠陣營的政治版圖內,所含的統派人士及獨派人士屬政治意識的政治版圖,這兩塊都屬很小的版圖。其他的版圖則相當大,但其成員很容易移轉。
根據民調,將近八成的台灣人認同台灣就是一個國家,一般人稱它為「天然獨」,有很多人將「天然獨」與「台獨」畫上等號,這是很大的誤會。所謂「台獨」,就是在諸多影響投票行為的因素中,以「台獨」主張為首選。「天然獨」則未必,很多「天然獨」的朋友可以將選票投給由「統派」所主導的中國國民黨,「台獨」份子就不可能。顯然的,「天然獨」並不等於「台獨」。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註:台灣人公共事務會是美國非營利機構.專為台灣的民主和自由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