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Stop Smoking

【楊愛民】
論語裡的“仁”字

楊愛民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對仁字解釋:“親也,從人二。千心,古文仁從千心作。外屍內二亦為仁。”除了仁字外,千(上)心(下)及屍二為最早的仁。
清朝段玉裁解釋:“關係兩個人之間的親密,互相友愛,互相幫助,彼此同情。”
梁啟超的“中國政治思想史”:“相仁偶”。
“您”是由“仁”字演變而來;如同“你”字由“爾”字演變而來是一樣的。甲骨文,金文,書經,詩經裡皆有仁。到了孔子把仁提高為“仁說”。論語裡共提到仁字58段105字。孔子是仁字的集大成者。對實踐仁字的原理原則貫穿於諸德中,把仁解釋得非常清楚。仁可以說是孔子的中心思想。要瞭解“仁”的真義,必須細讀全文。
1-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有子說,“如果這個人能夠孝順父母,恭敬兄長,而還喜好犯在上位的人,那是很少的了。既不喜歡侵犯上位的人,而還喜好作亂的,那是不會有的。君子從事於根本,根本建立了,道理就從此而生。孝順父母和恭敬兄長這兩種道理,就是仁的根本吧!”)
1-3: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孔子說,“說討人喜歡的話,故意裝著討人喜歡的臉色,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心的。”)
1-6:子曰,“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孔子說,“ 弟子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恭敬長上,言行要謹慎而信實,更要博愛眾人而親近有德的人。如此修行而仍有時間精力時,還要學習詩書禮樂、典章制度等。”)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心,禮又如何能感化他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心,樂又如何感化他呢?”)
4-1:子曰,“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孔子說,“裡中要有仁厚的風俗才好。若居住並選擇在風俗仁厚的地方,怎能算是明智呢?”)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說,“不仁的人,將不能長久安處在窮困中,也不能長久安處在安樂中。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安於仁道而行仁;也只有明智的人,才能知道仁道的美善而行仁。”)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孔子說,“只有仁人,才能公正地厭惡人的不善。”)
4-4: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孔子說,“一個人若能立志向仁,也就不會做出壞事來。”)
4-5:子曰,“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孔子說,“君子如果違背了仁道,又怎能稱為君子呢?君子沒有吃一頓飯的時間違背仁道;倉促急忙的時候不違背仁道,顛僕困頓的時候也不違背仁道。”)
4-6: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孔子說,“我沒有真正喜歡仁道或憎惡不仁的人。真正喜歡仁道的人,他會覺得世上再沒有比仁道更可愛的事物了。真正憎惡不仁的人,他是行仁了,更不使不仁的事加在自己身上。世上有人肯花一天的功夫用力在仁上嗎?我沒有見過行仁道而會感到力量不夠的,只是不肯用力於仁罷了。世上或許真有行仁道而感力量不夠的人,但是,我還沒有見過啊!”)
4-7:子曰, “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孔子說,“人的過失,各有性類的不同。只要觀察他的過失,便可以知道那人的內心是仁或不仁了。 ”)
5-4:或曰, “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有人說,“冉雍(仲弓)這個人雖然仁厚,但是,他的口才不大好。”孔子說,“口才好有什麼用呢?以善辯的口才去應付人,時常招致別人的討厭。我不知道仲弓是不是仁厚,但又何必要用口才呢?”)
5-7: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孟武伯問孔子說,“子路有仁德嗎?”孔子說,“微不足道。”接著又問。孔子說,“仲由麽,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大國,可以使他掌理軍事;至於他也沒有仁德,那我就不知道了。”孟武伯又問,“冉求(子有)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冉求啊,有一千戶人家的大縣,擁有一百輛兵車的卿大夫采邑,可以使他做總管。至於他也沒有仁德,那我就不知道了。”孟武伯又問,“公西赤(子華)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公西赤哪,可以讓他穿上禮服,腰束大帶,立於朝廷,擔任外交官和賓客們會談,至於他也沒有仁德,那我就不知道了。”)
5-18:子張問曰, “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為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子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 !’違之。如何?”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子張問孔子說,“楚國的令尹子文:三次出任令尹,沒有一點得意高興的樣子;三次被免職了,也沒有一點憤恨懊惱的顏色。移交的時候,總是把自己做令尹時的一切施政情形詳細地告訴新任令尹。像這樣的人您以為怎麼樣呢?”孔子說,“可以算得忠了。”子張說,“可以算得仁嗎?”孔子說,“那我就不知道了,像這樣怎麼能算是仁呢?”子張又問說,“齊國的崔杼弒國君莊公,齊國大夫陳子文有馬四十匹,也都不要了而離開了齊國,到了別國,就說,”這裡的執政大臣還不是跟我們的大夫崔杼一樣!”又離開了。像這樣的人您以為怎麼樣呢?”孔子說,“可以算得清了。”子張說,“可以算得仁嗎?”孔子說,“那我就不知道了,像這樣怎麼能算是仁呢?”)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說,“顏回(子淵)啊,他的心裡能長久不違背仁道;其他的學生,只是一天或一個月偶然存心於仁罷了。”)
6-20: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樊遲問什麼是智。孔子說,“專心用力於人民所應當的事情上,尊敬鬼神,遠離它而不被迷惑,這樣就是智了。”又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有仁德的人,能先吃得苦,而後有所成就,這樣可算是仁了。”)
6-21:子曰,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孔子說,“有智慧的人,通達事理,所以喜愛周流無滯的水,有仁德的人安於事理,所以喜愛厚重不移的山。有智慧的人性好動,有仁德的人性好靜。有智慧的人自得其樂,有仁德的人恬淡而長壽。”)
6-24: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人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宰予問孔子說,“有仁德的人,人家告訴他說,‘有人掉下井裡了。’他是不是要跳下去救呢?”孔子說,“為什麼要這樣呢?君子是要到井邊救人的,但是,不會跳下去的;君子可能會受騙,卻不會昧於事理。”)
6-28: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子貢問孔子說,“假如有人能廣博施惠給人民,又能普遍濟助大眾,這人怎麼樣?可以算是仁人嗎?”孔子說,“何止是仁人,一定是聖人了!就是堯舜尚有做不到的呢!所謂仁,自己能立了,也要使人能立;自己能達了,也要使人能達。拿自己的事情,為別人設想,可以說是求仁的方法了。”
7-6: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孔子說,“立志向道,據守道德,不離開仁,涵泳六藝。”)
7-14:冉有曰, “夫子為魏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冉有對子貢說,“我們的老師會不會去輔助魏君呢?”子貢說,“好,我去問問看。”子貢就進去問孔子說,“伯夷叔齊是什麼樣的人呢?”孔子說,“是古時的賢人。”子貢說,“他們讓位遜國,心裡會不會悔恨呢?”孔子說,“他們想求仁,終於得到仁了,又有什麼悔恨的呢?”子貢出來後,說,“老師是不會輔助魏君的。”)
7-29: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說,“仁德和我們距離很遠嗎?只要我誠心求仁,就可以得到仁了。”)
8-2: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孔子說,“恭敬而不合於禮,便會徒然煩勞。謹慎而不合於禮,便會變成畏怯。勇武而不合於禮,便會犯上作亂。爽直而不合於禮,便會變成急躁。在上位的君子能夠厚待親人,那民間也自然會興起仁愛;在上位的君子,能夠不棄故舊,民間的風氣也就不會澆薄了。”)
8-7:曾子曰,“人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曾子說,“讀書人的志氣,不可不遠大強毅,然後能擔當重任而致遠道。把行仁道視為自己的責任,不是很重嗎!一直到死才罷休,不是很遠嗎!”
8-10: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孔子說,“好勇而厭棄自己貧賤的人必將生亂。不仁的人,厭棄他太甚,逼他無可容身,也會生亂的。”)
9-2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孔子說,“有智慧的人是不會迷惑的,有仁德的人是不會憂愁的,有勇氣的人是不會害怕的。”)
12-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顏淵問,“怎麼才算是仁。”孔子說,“能夠勝抑自己的私慾來實行禮制這便是仁。果真有一天能做到這樣,天下的人都會稱讚你是個仁人了。行仁要從自己做起,怎能從別人身上做起呢?”顏淵說,“請問實踐的條目?”孔子說,“不合乎禮的不要看,不合乎禮的不要聽,不合乎禮的不要講,不合乎禮的不要做。”顏淵說,“我雖然稍魯鈍些,但我希望能遵照這些話去努力!。”)
12-2: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問,怎樣才能算是仁。孔子說,“出門就像拜見貴賓一樣的恭敬,派用老百姓做事的時候就像負責大祭一樣的鄭重。自己所不喜歡的,不要加在別人的身上。在諸侯的邦國做事毫無怨言,在卿、大夫家做事也毫無怨言。”仲弓說,“我雖然稍魯鈍些,但我希望能遵照這些話去努力 ”)
12-3: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司馬牛問,這樣才能算是仁。孔子說,“有仁德的人,他說起話來很有耐性,不輕易出口。”司馬牛說,“說話有耐性,不輕易出口,這就能算是仁嗎?”孔子說,“事情做起來總是很難的,所以說話的時候怎能不好好考慮而輕易出口呢?”)
13-27: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孔子說,“公正無欲,果敢堅忍,性情質樸,說話遲鈍,這四種德行和仁道相近。”)
14-2:原憲(子思)問,“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原憲問,“好勝,自誇,怨恨,貪慾,這四種不良的慾念能克制不使發作,可算是仁嗎?”孔子說,“可以說是難能可貴,要是說仁,我就不曉得了。”)
14-5: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孔子說,“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口才,有口才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勇氣,有勇氣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14-7: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 ”(孔子說,“君子偶然犯了錯誤,在一瞬間失去仁道,這是有的吧!但是從來沒有小人會行仁道的!”)
14-17: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子路說,“齊桓公殺了齊公子糾,召忽自殺而死,管仲卻不肯死。管仲不算是個仁人吧?”孔子說,“齊桓公結合諸侯,不用武力,使天下太平了幾十年,老百姓避免了戰亂的禍害,這完全是管仲的功勞。這正是他的仁!這正是他的仁!”)
14-30:子曰,“君子道有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 夫子自道也!”(孔子說,“君子有三種德行,我都未能做到:有仁心的人不憂愁;有智慧的人不疑惑;心存義裡,有勇氣的人不畏懼。”子貢說,“這正是老師的自白啊!”)
15-8: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孔子說,“有氣節的志士和有德行的仁人,絕不會為了保全生命而傷害仁德,只有犧牲生命來保全仁德。”)
15-9: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子貢問怎樣修養仁德。孔子說,“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磨快他所用的器具。住在一個國家裡,應該做賢能的官吏下服務,應該結交有仁德的士人。”)
15-32: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孔子說,“一個在位者的才智足以治理國事;如果不能用仁德守住,雖然得到職位,必然會失掉它。才智足以治理國事,仁德足以守住;如果沒有莊嚴的威儀去對待人民,人民也會對他恭敬。才智足以治理國事,仁德足以守住,用莊嚴的威儀對待人民;如果叫人民勞動做事不合於禮,還不能算完美的!”)
15-34: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孔子說,“仁對於人,比水火還重要。況且水火能養人,也能害人,我見過溺死或燒死的人;卻未見過被仁所害的人”)
15-35:子曰,“當仁,不讓於師。”(孔子說,“如遇到行仁的事,對於師長也不必謙讓。”)
17-6: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悔,寬則不眾,信則人仁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子張向孔子請問仁的道理。孔子說,“一個人如果能在世界上實踐五種美德,便可算是仁了。”子張繼續問,“請問是那五種美德呢?”孔子說,“五種美德就是:恭敬、寬厚、信實、勤敏、慈惠。對人恭敬,就不會遭受別人的侮辱;待人寬厚,就能得到民眾的擁護;講求信實,就容易獲得別人的信任;做事勤敏,就可提高工作效率,而容易成功;施行慈惠,才能夠使人民願意為政府效勞。”
17-8: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五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孔子對子路說,“仲由(子路)啊!你聽說過有六種美德也隨著六種流弊的說法嗎?”子路回答說,“沒有。”孔子告訴他說,“坐下來吧!我告訴你:一個人如果只喜歡仁愛而不愛好學問,便會流於愚昧;第二種只是喜歡聰明,卻不愛好學問,也會流於放蕩;第三種是:只喜歡誠實,卻不愛好學問,就很容易遭受戕害;第四種是:只喜歡正直,卻不愛好學問,便會有急切的毛病;第五種是:只喜歡勇敢,卻不喜歡學問,也容易招致禍亂;第六種是:只喜歡剛強,卻不愛好學問,就會有狂躁的毛病。”
17-17: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同1-3:孔子說,“說討人喜歡的話,故意裝著討人喜歡的臉色,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心的。”
18-1: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見諫而死。殷有三仁焉 ! ( 商朝的紂王暴虐無道,他的哥哥微子便離開他;他的叔叔箕子因為直言勸諫而被囚禁起來,做了奴隸;另一個叔叔比干更因苦諫不聽,而遭剖腹而死;因為這三個人不忍心看見紂王的暴虐,人民的痛苦,國家的危亡,不惜犧牲個人的地位與生命,所以孔子非常讚歎地說,“商朝末年有三位偉大的仁人啊!”
19-5: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說,“一個人廣博地去學習,不斷的充實自己;又能堅定自己修道的心志,很肯切地去發問,向人請教;遇到任何問題,能夠先從周邊的事物加以思考,以謀求最好的解決方法,能夠這樣做,仁德就在其中了。”)
19-15:子游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子遊說,“我的朋友子張,像他那樣的人真是難得呀;可惜沒有達到仁的境界。”)
19-16: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曾子說,“子張太著重外表,講求堂堂皇皇的容貌,實在很難和他一起踐行仁道啊!”)
20-1:“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周武王說, “周朝大封諸侯,使善良的人都富貴起來。”又說,“紂王雖然有很多最親近的親屬,卻不如我周家有眾多仁德的賢人。百姓如有過錯,都應該由我一個人來承擔呀!”)
20-2: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問,“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何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之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子張向孔子請問說,“怎麼樣才可以從事政治呢?”孔子說,“能尊崇五種美德,摒除四種惡政,那麼就可以從事政治了。”子張再問道,“五種美德是什麼呢?”孔子說,“在位的人能給人民獲得益處,而自己卻不浪費;使用人民,而民眾毫無怨言;雖有慾望,卻不貪求;態度安泰,卻不驕傲;有威儀,卻不兇猛。”子張又問道,“什麼叫做給人民獲得利益,而自己卻不浪費呢?”孔子說,“就人民所爭取到利益,幫助他們順利獲取,這不是給人們益處而自己卻不浪費嗎?選擇使用人民最適當的時機,來使用他們,人民還會抱怨嗎? 一心一意想獲得仁德,卻能得到仁德的美稱,這樣還要貪求什麼嗎?在位的人,布魯納對多數人或少數人,也不論對地位高的或地位低的,都不敢怠慢,這樣做不是安泰而不驕傲的行為嗎?在位的人,衣冠整齊,容貌莊嚴,使人見了就產生敬畏的心理,這不是有威嚴而不兇猛嗎?”子張再問,“什麼是四種惡端呢?”孔子說,“在位的人不實施教化以教導民眾,等人民犯罪便採用嚴刑峻罰加以殺戮,這叫做虐。不預先告誡民眾,而臨時就要逼他們交出成果來,這叫做暴。發布各種政教法令的時候,一再延遲,而到期卻一點也不寬假,這叫做賊。任何要施給民眾的財物,在發放的時候顯得十分吝嗇,這是小吏的樣子。”)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