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廣告搜尋


No Image
網上讀報
Read
e-Edition

黃頁廣告導覽
Chinese Yellow Pages Ads

分類廣告導覽
Classified Ads

English Section

【粵劇社】
紅船隨拾 97

甘子

粤劇中有趣的諺語

有很多源自粵劇的有趣諺語,今天讀來仍被深深吸引,可惜的是,如今這些諺語卻逐漸在被人淡忘,年輕一代可能都沒聽過。現在從《粵劇大辭典》中選以下10條有趣諺語與大家共賞。

1 做戲甘蔗命, 中間一節甜
舊時代藝人的一生,前期是學藝階段, 備嘗勞苦, 後期年老體衰, 落魄失意, 只有青年、 中年時期身體健康, 藝術成熟, 多受聘用, 生計有保障,就猶如 甘蔗, 兩頭乏味中間甜。

2 錯食華光師傅飯
指行中某些技藝低劣的藝人,根本不是唱戲的料, 入錯行。
華光, 粵劇戲神。

3 鬆戲鑼鼓多, 小人説話多
結構鬆散、 情節不佳的戲, 往往靠用濫用鑼鼓湊熱鬧; 生活中張揚虛僞、品格低下的人, 往往不務實事、 只耍嘴皮。

4 熱死花面, 冷死花旦
從裝扮上說, 花臉通常是外面紮扣或披蟒袍, 裏面還要穿棉背心作支撐,所以夏天就熱上加熱;相反花旦行當講究苗條,不能多穿, 因此冬天就很冷。 引申到表演上是動 、靜之別。

5 執輸行頭, 慘過敗家
表示班政工作不善, 演出線路和行程安排差, 旺台都被兄弟戲班先佔了, 是為執輸, 這比損失家財更糟糕。

6識彈唔識唱
原意說只會奏樂不會唱曲, 引申到廣州方言中, 指那些懂輒挑剔、 冷言譏笑別人卻不務實事的人。 彈, 指批評、 指責、 諷刺; 唱, 指真實本領, 實在做事。 也有人用作自謙之詞。 識、 唔識(均為廣州話), 分別是會和不會的意思。

7飽吹餓唱
指吹奏的樂手吃飽才有氣力工作,而演唱的演員則不宜飽腹上場。

8 上臺唱《六國大封相》, 落台無錢買豆醬
形容過去不少藝人臺上艷麗、 風光, 台下生活貧苦, 連買豆醬下飯的錢都沒有。

9 老倌受地頭
地域不同的觀衆, 欣賞的口味也各異,文武悲喜各有所好。而演員一般只擅長某一類的戲, 因此不同地方的觀衆對演員的選擇就有所偏愛。 受, 指受落、 歡迎、 認同之意。

10橋唔怕舊, 最緊要受
原意指劇本中好的橋段(故事情節)不怕重復使用,關鍵在於觀衆是否接受。 後引申在處事上, 只要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就不會過時。 唔(廣州話), 不的意思。

有趣的“斗倌”與“羅傘”

  作爲戲曲之一種,粤劇的舞台表演少不了運用道具。這些道具,大多數都是模仿古代或現代生活中的一些實物,加以一定的改變、裝飾甚至是特意的美化而進行製作的。對這些道具的由來,都常有些有趣的説法,而且各有不同,現在就說說“斗倌”与“羅傘”。

  所謂“斗倌”,指的就是演員在舞台上手抱着的襁褓婴兒。這個道具是用紅布(彩帕)一方裹包着包袱形狀的物體(如木頭,長度為40厘米左右),與婴儿的形狀相近;有時這個道具還會忽地啼哭起來,發出呱呱之聲(其實是由棚面樂師按劇情需要吹響樂器仿叫),能引起台下觀衆的反響,或笑或哭,這完全貼合戲曲寫意的特点。
  那又爲何叫作“斗倌”呢?下列几幾種説法都帶有粤劇、粤地的色彩:
  其一,原自傳統粤劇《趙子龍攔江截斗》,戲中的英雄趙子龍勇敢救下了少主劉禪,而劉禪乳名叫“阿斗”,所以據此把戲中代表婴兒的道具稱作“斗倌”。
  其二,來自珠江三角洲流傳的故事,故事說的是清朝時順德大良有一富户產下了婴兒,卻晝夜啼哭不停,有人提點可派人走上屋頂,不時撒下黄豆,響起好似落雨的聲音,促其入睡,此舉果然奏效,故稱婴兒為“大良豆倌”。由於廣州話“豆”與“斗”兩字音同,戲班便移用過來,稱作“斗倌”。
  其三,“斗”字含有“小”的意思,而珠江三角洲一帶的大户人家常常講究“好意頭”,將幼小的男丁往往慣稱作“斗官”,故戲1 班就取其“意頭”將婴兒的道具作此美稱。
  對於這三種説法,據知廣東粤劇院的資深編劇前輩楊子静談過,他認爲前兩種説法“未得其實”,只算是一種“猜測”而已,而第三種説法倒有點道理。

  不過他更提出可與粤劇的戲神結合起來。過去不少戲班敬奉的神中常有幼童,“斗倌”與“都官”讀音相近,“都官”即“田都元帥”,是戲神“田竇二師”的一種説法,故能聯繫起來。當然,楊子静的這一說也只是“推斷”,僅可作爲参考。
  至於道具“羅傘”,原為古代帝室或貴官外出之時用來遮陽光擋風雨的用品,在戲曲舞台上,本地多指帝室或貴官出巡的儀仗。這種羅傘多用絲綢製成,頂為平頂圓筒狀的傘,圓周則加裝飾,中間還有竹竿做手柄用以舉擎。
  但用於粤劇的表演,羅傘的運用就不僅是裝飾性的道具,而且成爲别具特色的一種表演程式組合,稱作“跳羅傘架”,出現在傳統例戲《六國大封相》中。應該說,這種“跳羅傘架”與《六》劇的内容。劇情並無什麽直接的聯繋,只是爲了表現在大街上觀看熱鬧的儀仗隊伍的兩個少女的喜悦心情,這個兩個少女由戲班的第二花旦和第三花旦扮演,分作“頭把羅傘”與“二把羅傘”,先後上場,展示各種表演技藝,包括一些花旦的基本程式動作,尤其要做出取傘和轉傘(雙手要一直不停地將傘轉動)等一系列的身段動作(當然還要配以面部表情,如嬌、嗔、喜、急等的變化),所以還是有一定的難度,需認真学習,方能登場 ,也能以此檢驗花旦的藝術功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達拉斯粵劇社活動預告
粵劇紅伶林家聲先生紀念講座
日期:11月29日
時間 :下午2-4時
地點:李察遜華人活動中心大廳
歡迎各界人士免費入場。



回上一頁